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事迹 > 诚实守信 > 2011

金建平:带领蜂农“酿造”甜蜜生活

撰写时间:2011-08-29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办

  金建平是北京市平谷区绿谷蜂农专业合作社社长,他从上大学时起就与蜜蜂结缘,至今已有28个年头。近年来,他运用科技,带领蜂农发展养蜂事业,养殖、培训、销售一条龙服务,让蜂农们鼓了腰包,露了笑脸,赢得了大伙的信任与赞扬。

  1983年,金建平考入福建农林大学,学习蜂学专业。从那时起,他与蜜蜂结了缘。1987年,毕业后,他就业于百花蜂产品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蜂产品的提炼与研究,待遇颇丰。后又被国家食品协会选送到日本专门研修学习食品加工技术。

  经过对养蜂业的市场了解,他发现我国的养蜂业,实行一家一户分散型放蜂,产品很容易受到环境污染与流行病的传染,蜂农在蜂场受到周边污染和发生蜂病时常乱用药,质量无法控制。为解决这个难题,他仔细思索,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平谷建立专业生产基地,把一家一户传统型养蜂,转变为有组织、有技术指导,从源头上控制蜂产品原料质量的标准化养蜂。

  2000年,金建平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平谷发展养蜂事业。

  2008年4月,在王辛庄镇翟各庄村成立了平谷区首家养蜂专业合作社,并逐步摸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养蜂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模式。利用多年研发的技术成果,不仅改变了蜂农传统的养蜂观念,还提升了蜂产品的质量,使合作社成为“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科研基地”和“北京百花公司蜂产品原料供应基地”。

  金建平深知合作社的成立是蜂农对自己的信任。为了减轻蜂农投资负担,他无偿为社员提供蜂王,并就如何提高养蜂技术和蜂产品质量,定期邀请资深专家对社员进行养蜂专业知识培训,传授养蜂技术,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采购、蜂产品销售和运输、贮藏、加工等服务,让蜂农得到真正的实惠。

  不但如此,他还到处找来介绍养蜂技术的书籍,边看边学边实践,并毫无保留的教给合作社的蜂农,使他们的养蜂技术不断提高。蜜蜂的习性、生存的最适宜气温、蜂王何时开始产卵、什么时候采蜜等,他都讲得头头是道,让蜂农熟知养蜂的关键和秘笈。

  2009年8月,平谷区领导在北京农展馆为广大农民组织了“平谷农副产品进京城赶大集”活动,搭建了农副产品销售、展示平台。金建平带着自己研发的蜂蜜、蜂花粉、蜂胶等系列产品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卖,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展卖3天销售收入就达2.4万元。通过展会,更多市民认识了“绿谷蜂农”品牌,更增强了他将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信心。

  每每谈起 “蜜”字经,金建平总有说不完的话。蜜蜂虽小,但它全身都是宝,蜂蜜、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毒、蜂蜡都是不可多得的养生用品,就是蜜蜂蛹也是上等珍稀的保健食品。随着养蜂事业发展,金建平意识到:养蜂产品要站稳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2009年9月,他在蜜蜂养殖、蜂产品深加工基础上,延伸养蜂产业链条,建成了以绿色健康食品、蜂疗保健品和蜂产品保健酒为特色的蜂食疗养生馆。

  2009年11月,他所创建的北京绿谷蜂农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第二届海峡两岸蜂农专业合作社研讨培训班上,被评为“全国蜂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0年初,合作社顺利通过QS食品安全认证,蜂产品可以面向市场销售。

  金建平总说:养蜂靠技术,生财讲信誉。在采收蜂蜜前,他总是将所有的器具清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采收回的蜂蜜严格分类,以免混杂。他出售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从来都不掺杂掺假,总是做到百分之百的货真价实,并且从不短斤缺两。因此也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和青睐,金建平带领的绿谷蜂农合作社成为“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科研基地”和“北京百花公司蜂产品原料供应基地”,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北京绿谷蜂农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50户,蜂群达8000群,年加工蜂蜜约300吨,蜂农养蜂年收入达到4万元。

  看到蜂农满意的笑脸,金建平感到又喜悦又满足,同时也下定决心,把这项甜蜜事业进行到底,让更多的笑脸在家乡绽放!

  (责任编辑:付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