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事迹 > 诚实守信 > 2012

叶伟兵:真诚帮困助老的美容美发经理

撰写时间:2012-02-23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网

  叶伟兵,阿兵荣辉美容美发经理,是浙江临海市人。很小的时候就出来打工学习理发。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工作没着落,处处都需要钱,生活十分狼狈,在钱即将花光,理想即将破灭的时候,一家小发廊终于录用了他,虽然工资少得可怜,但他已经相当知足了,总算有了工作,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大累,也要干出个样来。

  后来经老乡介绍,他又到另一家发廊工作,这家老板给了他一定的管理权,使他终于有了施展能力的机会。刚上班时,这家发廊的生意不是很好,于是他就试用了自己的一套办法。制定了服务标准:即礼貌待人、服务热情、工作细心、老少不欺等等。实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很好,发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时,他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当为顾客做完一个发型,都要征求顾客的意见,如果顾客对发型不满意时,他会虚心听取顾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认真思考下次应该怎样改进和提高。

  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后,他逐渐发现一些问题。一是一些老人想来发廊理发,但嫌价钱太高,只好退避三舍;二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需要上门服务,但又怕价钱太贵,不敢奢望;三是一些低收入或下岗的职工顾客,由于囊中羞涩,只好不顾冬冷夏热,在路边小凳上一坐,“享受”露天服务,看到这些,他心里很不好受,但苦于给别人打工,没有自主权,又不能向老板建议什么,只能把一些想法埋在心底,那时他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自己开了发廊,一定给这些人留一个空间,让他们放心地享受高质量的服务!

  1998518,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一天,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阿兵美容美发厅”开业了。开业伊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年人,于是打印了2000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服务券,送到附近居委会,让大妈们帮忙把免费券发到需要的人手里,同时又贴出告示,请居委会主任们帮忙转达,凡出门不便的军烈属,孤寡老人,需要上门服务的,一律免费上门服务,不收任何费用,他的行动得到西交民巷居委会主任们的热情支持和配合,但券发的数量毕竟有限,于是他又做出承诺:凡从我门前路过的老年人,无论哪里来,凭老年证均可进店理发,只收一元钱。这一制度长期有效。

  尊重老人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他在对员工培训的时候,除了教技术以外,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理发店的员工为老年人服务时从不因为钱少而歧视他们,同样服务热情、认真周到,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来理发,服务人员都会马上到店外搀扶进来安排坐好,并优先为他们服务,这正是理发店教育员工的成功之处。

  一天,有一位8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听说这个店的服务好,带着试试看的心理前来理发,因为他的脚有毛病,走路比较困难,走到店门口时,没想到从店里同时出来两位服务员,来搀扶着他走进店里优先为他理发。理发师听老人说有些头晕、肩痛,就为他按摩,老人感到很舒服,最后也只收他一元钱,老人备受感动,在留言薄上写下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去过不少大的理发店,他们都不愿意干收入少的活,对老年人态度冷漠,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你们店的服务热情、理发又优惠,不但给我理发,还给我洗头按摩,手法轻揉舒服,真是名不虚传。

  还有一位老人到店里咨询染发,老人说自己的老伴在别的地方染发过敏,一直不敢再染,总觉得花白的头发不好看,问经理有没有好办法不使她染发过敏,经理对他讲了染发不过敏的道理:一个是要选择合适的产品,二是操作时要注意方法,认真细致的去做。他听后决定带老伴过来试试,第二天老人果真来了,经理特意为她安排了一个细心的助理去做,还嘱咐这个助理照顾好老人。染完头发后老人高兴地说:“你们的服务态度太好了,下次我一定还到这里来染头发。”以后几乎每个月都能在这个店里看到这一对老夫妻的身影。

  还有一位老人额头做了一个手术,不敢在家洗头,怕着水引起感染,特意来到阿兵荣辉理发店洗头,当她把情况向经理说明后,经理说:“您放心,我们一定让您满意。”马上安排了一位细心的助理给老人洗头。在洗头期间经理还不时地在一边关照着,老人非常满意。以后不但自己来理发,还把自己的女儿带来做头发,她通过实践相信一个全心为顾客负责任的理发店一定能做出好的发型。

  为了让更多的首都人享受到他的服务,从1998年到现在,已记不清印了多少张免费券。他只知道每天到店里来理发的老人最少20位,而新开的分店,每天早上我们光为老年人剪头就有60多人,2001年他第二家分店开业,印了2万多张免费券,分发到原阜外办事处各个部门和各个居委会,2003年在东城开设第三家分店,2004年在三里河开设第四家分店。以现在的情况,各家理发店,每天接待老人不少于80人,每月还定期两次去六家敬老院免费为他们理发,对于周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始终坚持每月安排10多名员工去给他们免费上门服务。每年公司还捐款希望工程、西部开发、打井、贫困母亲等。还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至学业完成。

  他是极富同情心的人,看到别人有什么难处就想帮,决不图任何回报。比如,住在他们店后院的一个小孩,天天在店前玩,头发又长又脏,衣服也很破很脏,当得知他的妈妈是个残疾人,每天只能在家呆着任何事情都做不了,爸爸又下岗了,家里非常困难,他立即把他叫进来,为他洗头理发,又带他到商场里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子,他的父亲得知后非常感激。

  几年前他曾捐助一名大学生,他的父母都是智力有残疾,家里没什么经济来源,当他得知这一切后,立即拿出一些钱给他。因为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社会里,一个正常的人工作都很困难,何况有残疾的人生活更是艰难,这就更需要人们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为了能让他安心读书,每年到交学费的时候,他都会及时把钱交到他父亲的手里,直到他大学毕业。他们这一举措已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他的公司在20009月至200512月被国家、国内贸易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健康与美容杂志社定为“放心美容院”;在2000年被评为西城区“十佳个人”、全国尊老、敬老、助老“先进个人”、先进团体会员;2004年被首都精神文明办、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市妇女联合会评为“7574爱心助残工程”;在200358日被北京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评为“特级店”;20037月被北京商业联合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评定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卫生达标示范单位”;2003年度被评为美发美容先进团体会员;2003年度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定为“守信企业”;在20043月被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西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03年度西城区文明单位”;在20044月被共青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评为“青年文明号”和助残先进;在2005年被评为西城区志愿者协会先进个人。2008年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事业的发展和成功,一靠的是党的政策好,二靠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几年来他的情况先后被北京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做现场直播,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北京工人报北京教育晚报午报劳动报民政之声教育报北京人才市场报非公经报社会报北京老干部杂志中国医药报西城经贸报假日周刊社会报等做相继报道。与此同时我公司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有了良好的信誉,也有了非常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