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存,男,38岁,中共党员,2004年10月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2008年调入史各庄派出所,2010年3月担任史各庄责任区驻区民警。几年来,在社区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得到辖区群众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2010年被市局评为“和谐家庭”,被分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军转干部”荣誉称号,在“三项重点工作”中被评为“化解社会矛盾先锋卫士”和“社会管理创新先锋卫士”;2011年被 “优秀复转军人”、“爱民模范”,还荣获昌平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被评为“群众工作能手”,在实有人口基础信息大调查百日攻坚战及回头看工作中,他的“实有人口百日攻坚战工作法”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时被评为“先进个人”。
刘广存凭借其温和的性格和善于钻研的韧劲,使自己走出了一套管好辖区工作的好路子。通过他这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史各庄责任区2012年110警情同比2011年下降62%,七类可防性案件在流动人口上升5倍多的情况下,比2009年可防性案件的18起减少了15起,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史各庄责任区被北京市公安局推选为群众最满意的100个平安社区之一。
刘广存刚接手史各庄村社区时,由于流动人口聚集,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群众对公安工作不满意。为尽快转变这一现状、掌握辖区的情况,刘广存每天一有时间就在村里跑,白天很多群众不在家,他就住在村里晚上加班走家串户,与居民沟通。工作中也难免遇到一些“门难进、人难找”的困难,但他知道,作为驻区民警,要想让老百姓熟悉、认可,也得让自己走进群众的心里。于是,村里哪儿热闹、哪儿人多他就往哪儿钻,跟村民们聊聊家常,发一张便民联系卡,走时不忘说一句“有事儿您就打电话”。他给村民办事从不马虎,像办了户口、身份证、暂住证等,他经常都是帮助办好送到家去。来来往往中,大家熟悉了他,渐渐地,大多数村民都能叫出他的名字。
在走访过程中,刘广存发现有一名叫赵俊民的,怎么也查不到他的户籍信息,最后从村委会了解到,他是1990年从监狱释放,释放材料丢了,没法上户口,经常到村里来找,村干部也没办法。刘广存知道来龙去脉后,主动咨询相关部门,了解如何才能找到相关证明材料。从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到新疆监狱管理局、农八师新疆石河子监狱管理局,联系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由于地区时差,上班时间不一致,电话打过去经常没人接,但他从不放弃。开证明、发函、问情况、补办手续,刘广存四处奔波,没有一丝怨言。刘广存的儿子左胳膊长了一个东西需要做手术,因为工作,他一推再推。妻子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独自带着孩子去医院住院做手术。当天,刘广存正在外帮刘俊民补办手续,待手续结束后他才匆匆赶到医院。当看到妻子疲惫的脸,听到孩子躺在病床上眼含泪水说:“爸爸我痛”时,刘广存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愧疚,泪水悄悄地流了下来。他在医院陪伴孩子到睡着后,又回到所里,帮赵俊民开证明,只为尽早帮他解决困难。经过十几天的努力,终于帮助其重新补办了相关手续,办理了户籍和身份证,为村委会解了难,为村民赵俊民办了他想了二十年都没办成的事。后来他逢人便说:“我们村来了个好警官啊”。
2010年11月,刘广存结合大走访活动在村里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村民大会。会上,村民对治安工作提出的很多好的建议,刘广存非常欣慰,并在大会上向村民代表表态:“属于警察管的事儿我绝不推脱,不属于警察管的事儿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我跟大家有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维护好史各庄村的安定祥和,让大家伙儿在村里住得踏实,圆大家一个平安梦。“没过几天,村里有一位姓曹的群众找到刘广存。原来她的儿子陈某是涉毒人员,患有艾滋病12年,仅有的一点租房收入也都花在了给孩子看病上,日子过得很拮据。曹某讲:“刘警官,村民大会上你说了,不归警察管的事你也帮助协调。眼下我家这个状况,走投无路了,您看着办。”刘广存拍着胸脯向她保证:“我一定管”。刘广存立即找到了村干部和曹某的邻居,开导他们多给曹某一些邻里的关爱、多一些乡亲的认同,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睦相处,他们母子也才能更好地生活。后来,刘广存又协调镇政府为陈某资助一万元医药费,曹某眼含热泪握着刘广存的手说:“我保证管好儿子,不让他危害社会,请警官放心。”她在村里逢人便讲:“刘警官为老百姓办实事,说话算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此时,刘广存真正体会到了这话里的含义。
老百姓过日子就图个安稳、踏实,安全感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让老百姓满意是刘广存的目标,守护社区一方平安是刘广存的梦想。因为史各庄村处于待拆迁的状态,村民邻里间宅基地纠纷、家庭内部财产纠纷频发。另外,因为流动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村里因施工建设、租住房屋引发的矛盾纠纷、打架斗殴案件时有发生,每当看到这样的状况,刘广存都十分揪心。但多年来在部队中培养的不服输、不放弃的性格让他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干劲更足了,于是,他把自己焊在了社区,白天所里临时性的工作多,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下社区,住在社区警务站,把社区当成了第二个家。
管理社区,刘广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广存特别重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他明白,只有全面掌握辖区内各类信息,才能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辖区内有多少常住人口,多少流动人口,每一年的发破案情况,他都牢记在心。就连每个“门脸”的信息他都一一记录照相,建册归档。他的“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双责任制”化解矛盾工作法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工作中,其“实有人口百日攻坚战工作法”也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加强史各庄责任区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刘广存多次与村委会干部进行沟通,把村里原有30人的信息员队伍进行整合,并扩充到35人,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筛选后,确定了10人作为专职治安巡逻队员,25人作为兼职治安巡逻队员,对村内7个主要出入口进行看护。同时,刘广存还经常向他们通报村内及周边地区的警情,再由他们把信息带到村民当中去,从而提高了村民的自防意识,增强了社区防范的针对性,减少了案件的发生。
2012年11月3日,夜里下大雪,积雪将高压线附近的树枝压断砸在通往尚城小区的高压线上,造成高压线损坏,致使尚城小区1460余户全部停电停水,无法正常生活。业主们情绪激动,部分业主开始向八达岭史各庄段东辅路聚集,进行堵路。情况危急,如不及时解决很容易造成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刘广存得知此消息后,立刻赶赴现场进行安抚控制。随后,他又积极与小区物业联系,组织人员及时抢修被损坏的电缆。由于电缆损坏严重,抢修难度大,刘广存和抢修工人一起奋战了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尚城小区电缆抢修完毕,用电供暖恢复正常,小区居民对有刘广存这样的社区民警感到欣慰,对他这种干实事的态度称赞不已。看到小区住户家里温暖的灯光重新亮起,刘广存那颗紧紧悬着的心才放下。不知不觉已是第二天的凌晨,刘广存顾不上休息又匆忙赶回所里去完成因抢修电缆落下的工作,泛黄的路灯将他的身影拉长又缩短。披着月光,伴着晨露,他就这样埋头实干,守护社区的平安。
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国际蓝,角色变换了,但工作执着不减,忠诚本色不改,爱民情怀不变。作为驻区民警,刘广存在自己的社区里,与村里的群众心连心共筑起社区的平安之梦,他正在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行,他让辖区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踏实、平安、和谐,让平安梦、和谐梦在史各庄社区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