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事迹 > 敬业奉献 > 2009

陈静:忠心、忠实、忠诚(图)

撰写时间:2009-10-10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热线

  陈静,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现任北京市顺义广电中心广告部主任。14年来,在新闻记者、部门主任等岗位上,全情投入,无私奉献,多次荣获市级、区级先进个人称号。

  一、做记者,尽心竭力,贡献突出。

  陈静在担任新闻记者、专题编导期间,《信访维权莫违法》、《美丽的陷阱》、《飞石伤人谁负责》等近十部作品荣获市级奖项,部分作品社会效果显著。

  专题片《信访维权莫违法》,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此节目报道的是社会上非常敏感的上访话题,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深刻剖析,百姓发表看法等形式,对上访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达到引导百姓采取正当途径反映问题的目的。节目播出期间,接到了大量的观众来信、来电,对上访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据有关部门统计,节目播出后顺义区群体访案件下降50%,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2006年陈静创办《DV看环境》栏目,专门曝光顺义区环境脏乱点,栏目开办后,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曝光了100多个脏乱点,社会效果明显,被曝光的脏乱点全部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此栏目得到市、区两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委书记刘淇称该栏目做法很好,值得借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说这样的栏目才是真正的“三贴近”;时任区委书记夏占义亲自批示,《Dv看环境》把市民动员起来,参与环境整治,是一种“创造”。

  2007年,她参与拍摄的《每周视点》经常制作一些曝光性选题,在制作一期有关垃圾猪的节目时,她冒着生命危险跟踪拍摄泔水车,最后,终于采制出主题深刻的曝光性新闻,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遏制了饭店泔水喂猪的不良现象。

  二、为奥运,七年苦干,无怨无悔。

  从2001年7月13号,北京成功申办08奥运的那一刻起,陈静便与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7年间,从营造奥运氛围到监督环境整治,从参与大型活动到市民提高文明素质,陈静为奥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1年,33岁的陈静勇敢地选择了从未干过的记者、主持人岗位。2004年,她创办了顺义电视台第一个奥运栏目《顺义2008》,这个栏目不仅详细介绍奥运百年历史,介绍奥运竞技项目,还关注场馆的建设,关注顺义人文明素质的提高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办好这个栏目,她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加班加点赶节目是家常便饭,有时还要冒着风险。记得奥运场馆刚开始建设时,由于周边老百姓不理解,要求高额补偿,出现了围堵场馆上访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她冒着被围攻的危险,及时赶到场馆进行拍摄,并制作出正确引导百姓信访的片子,由于她们的努力,施工人员顺利进入场馆施工。值得欣慰的是随着《顺义2008》栏目的开办,全区的奥运氛围在不断地升温。

  2005年11月,陈静担任顺义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责任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为了报道好奥运题材,她细心准备,精心策划,一个个重要节点形成组合报道,一个个奥运栏目闪亮登场,倒计时1000天、900天、800天、700天、600天……,申奥成功三周年、两周年……,十几个奥运的重要节点都掀起了宣传高潮,《建设新顺义 迎办新奥运》、《奥运ABC》、《DV看环境》、《赏美景 猜地名》一个个因奥运而生的栏目,从各个角度充分报道了迎奥工作。

  2007年8月,好运北京测试赛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鸣枪开赛,作为新闻部主任,陈静带领20名记者完成北京电视台百人团队的工作量,打了一个漂亮仗。说它漂亮,是因为8月的《顺义新闻》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在她们的精心策划下,主持人背景、栏目板块、报道题材全部是新的,关于奥运赛事的内容;说它漂亮,还因为奥运报道充分、翔实,那时,为了报道好测试赛,新闻条数由原来的10条增加到20几条,无形当中,她们的工作量也增加一倍,为了报道好测试赛,她们皮肤晒黑了,曝皮了,但没有叫苦喊累;说它漂亮,也因为第一次创造了晚6点半的新闻7点半保证顺利播出的奇迹,第一次创造了一人一天平均采写3条新闻的记录,等等。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的报道,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胜利开幕,陈静转换角色,成为广告部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她宣传顺义制造,竭诚为顺义的企业服务。

  7年的奥运筹办、举办历程,留给她一份曾经参与的荣耀。

  三、5.12特大地震,慷慨解囊,爱国情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震惊每一个国人。在地震发生后20小时,5月13日中午,陈静与其爱人在第一时间,赶到顺义区捐赠中心捐款2万元,这也是顺义区捐赠中心收到的第一笔大额捐款。

  四、带队伍,业绩不凡,荣获桂冠。

  自2003年11月起,陈静走上了部门主任的岗位,六年来,历经新闻专题部副主任、专题部副主任、新闻部主任、广告部主任多个岗位,在每个岗位上,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家庭需要服从工作需要,家人需要服从部门员工的需要。她带领部门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赢得多项荣誉,2007年新闻部荣获顺义区文明科室光荣称号,2008年广告部荣获团区委颁发的青年文明岗。

  由于陈静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个人也赢得了多项殊荣。

  2005年荣获北京广播电视系统“四五”普法先进新闻工作者
  2006年荣获首都绿化美化积极分子
  2007年荣获顺义区优秀科长
  2007年荣获顺义区环境建设先进个人
  2008年荣获顺义区“巾帼建功”标兵
  2004年荣获顺义区信访先进工作者
  《美丽的陷阱》、《一卡在手 看病无忧》、《飞石伤人谁负责》等近十部作品荣获北京新闻奖、华彩杯北京广播电视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