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起是北京市京郊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党支部书记,现年57岁,自1987年由当时的乡政府回村工作到现在,努力进取,爱岗敬业,为山区富民、新农村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奉献,曾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党员、 京郊经济发展十大杰出典型、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光荣地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张朝起原是捧着铁饭碗、给乡领导开小车的司机,被领导委派回村那年,村企业已经拉下亏空30多万元,穷得连找到一张用来写字办公的纸张都犯难,张朝起只好用乡里补贴给他的500元钱全部买了办公用品。
张朝起回村的第一件大事是修村路。可就在修路时,因推土机翻倒在沟里,发生了一场纠纷停了工。当时路基刚刚铺上石料,还未来得及夯实、镇压,临近年关家家户户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年货购不进来,群众便大发起牢骚,说张朝起你没有这金钢钻,就别揽这瓷器活。这道修的像河套,还不如不修呢……张朝起急在心里,憋屈在心里也只好忍着,回家拿出卖柿子的650块钱,到山外买来细沙,和妻子、儿子一起,一锨锨将沙子扬洒在路面上。担心风大会将沙子吹跑,又拉来了水,一瓢瓢洒在沙子上,刺骨的寒风中,乡亲们见到如此场面被感动了,全都主动上前帮忙。
再建企业时,村委班子的人有畏难思想,张朝起反复说:为挣钱图享受的可以退出,有爬雪山过草地精神的请留下。于是张朝起带领大家只用两天时间挖出2000 米厂方地基,在山上苦干十天十夜,开采石头1000多方。不到半年时间,1000多平米厂房,20多间宿舍、办公室,200多米的围墙拔地而起。为了经营好村企业,张朝起不仅长期不归家,把自己搭在厂里,也将家里的东西往里搭,家里仅有的一台电视机给搬厂里去了,儿子刚买几天的自行车也让他给卖了作为了厂里的急用。那年春节,他让职工全都回家过年了,自己却一个人留下看厂子,70多岁的老爹指着鼻子骂他:该过年了,家里连个肉星儿还没有,你小子过得还是正经人的日子吗?
又一年的春节的大年三十,别人家团团圆圆过除夕。为给企业联系设备,张朝起撇下妻儿老小,在火车上靠一碗方便面,两个面包过的年。
后来,为进一步搞山区开发,张朝起又将家里几年来积攒下卖水果、卖肥猪的4000多块钱也都搭了进去,这却不说,连续8年没有领取队里的一分钱工资。在开发工地上,张朝起和群众一起,没早没晚,开山修路,挖池栽树,两年里,鞋子磨破14双,体重减掉24斤,因患有血压高,曾8次晕倒在地,几次磕破过脸,有一回张朝起早饭也没吃,就到了工地,忙上好一阵,忽然觉得心里发焖,嗓子发干,头晕脑胀,一下便头朝下栽倒了,人们喊他叫他,给他掐人中,总算醒了过来,却已嘴斜眼歪了,赶紧他送他到医院,一量血压,高压190,低压150,大夫赶紧安排住院,说没有俩月病人怕是下不了床。可是几天后,村民们见到张书记又出现在水利开发工地上,怎么让他回医院也没说动他。从此,他那左眼就落下个总也睁不大的毛病。
历经20年来的拼搏奋斗,现如今,张朝起已在村里建起了五大公司,并规划和实施了“十上山”,建起了别墅式新农居的新农村。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事业,他再度打造了一些列硬件旅游设施,致使挂甲峪村当前的旅游事业如日中天。在张朝起的带领下,挂甲峪获得了北京郊区生态文明村、市级山区建设样板村、市级首都文明村、全国最优美山村等一系列称号,成为远近闻名、全国文明的现代乡村。
张朝起同志爱岗敬业,精神可嘉,不仅感染着他身边的人,也会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