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海与老伴吴庆龄结婚50多余年来,两人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尽管如此,但他们一直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人生伴侣。自从1953年起,王朝海就离家参加了革命工作,吃的是大锅饭,每月发点津贴,不挣工资。那么家里种地的活儿,除了公家发给的工票,村大队帮助耕种外,日常家里的活就都要靠老伴操持了。虽然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但工作起来几乎无休息日,有时一年才能回一、两趟家,家里的一切全靠老伴,她一人既要主持家务,又要抚养三儿一女,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妈,更辛苦的是要种好村里分给他家的8亩耕地。为了使家里多收入点钱,吴庆龄起早贪黑地养猪,还有许多劳累的事,她都拼命地去干,可以说她辛辛苦苦操劳了一生。虽然老伴没什么文化,但王朝海从来没有因此嫌弃过她。在王朝海眼中,老伴不但尊老爱幼,关爱邻里,而且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1993年王朝海退休了,退休前曾任大东流乡党委书记、主任、人大主席等,退休后他与老伴同住昌平,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全都有了工作,老伴1991年也农转非了,他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日夜相守的好日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从2010年3月起,患多年糖尿病的老伴病情恶化,王朝海从不言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挽救老伴。因此,他带老伴多次辗转于北京人民医院、武警二院、中日友好医院、昌平区医院进行治疗,在老伴住院的近一年时间里,王朝海几乎每天都在医院里度过,还坚持天天给她送饭,不仅在心理上给了老伴莫大的安慰,而且从精神上鼓励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从物质上给予她精心的照顾和贴心的关怀。王朝海为了给老伴治病,不但倾其所有,而且东借西借,近一年的治疗时间,花费近五十万元。对于这样一个普通家庭,这是一笔巨款了,但是要有一丝希望,王朝海都要为老伴治疗,决不放弃。在老伴病重的日子里,王朝海坚持让孩子们上班,不要耽误工作,平时只有他陪在老伴身边。看着老伴一天天的消瘦,王朝海的心就象被针扎一样!疼极了,他多希望这些病疼都在他身上啊,不让老伴遭罪!但由于老伴的糖尿病史较长,后来发展为糖尿病并发症,全身多部位出现病变,于2010年12月27日永远地离开了深爱她的家人。老伴较早的走了,跟她多年的劳苦生活有关。20年前,她就得了糖尿病,当时因家境贫寒,生活困难,没钱好好医治,到后来发展越来越严重。对于老伴的去世,王朝海全家悲痛万分,特别是跟老伴一起生活了40多年的王朝海,更是在日复一日的想念她,有时有人跟他提到老伴,他就要悲伤流泪,伤痛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老伴撒手归去的时候,王朝海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失落和惆怅啊!老伴把他的快乐、他的幸福、他的心都带走了!没有老伴的日子里他的世界变的灰暗!他一直振作不起来。因为王朝海早已习惯了老伴的殷殷叮嘱和唠叨,早已习惯老伴的照顾和关怀。
回想起他们在一起走过的50余年,风风雨雨,磕磕碰碰,是多么的不容易!王朝海一想起往事,感情的潮水象脱缰的野马奔腾,一下子难以收缰!这就是他发自肺腑的心声和不尽的思念。他回想起老伴的一生,不禁潸然泪下,觉得老伴多半时间过的都是吃苦受累,缺吃少穿的贫寒生活。在王朝海的记忆中,老伴很少给自己添置新衣服,穿的上下就一身,坏了就补了再穿,衣服上经常是补丁摞补丁。在那个愁吃愁烧的年代,吃的是从地里挖来的野菜,烧的是到地里捡来的柴禾。家里虽然养了母鸡,但她会把鸡蛋留给婆婆和儿女们吃,也会把节余的拿到集市上卖些零钱以贴补家用,自己从来不舍得吃。老伴一生任劳任怨、精心照料着家庭每一个成员,担负着为人妻为人母的一切责任与重托,唯独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老伴的一生平淡清苦,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恪守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王朝海以自己的经历告诫人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要珍惜自己拥有的,时刻记住顺境时彼此搀扶关爱,逆境时相濡以沫,携手走完今天、明天和后天,直到永远!
王朝海与老伴几十年来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真实故事平淡而感人,堪称孝老爱亲的时代楷模。
(责任编辑:臧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