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事迹 > 孝老爱亲 > 2012

樊蒙:“孝”在路上

撰写时间:2012-12-07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办

  樊蒙为西城区“西城区道德讲堂特聘讲师”。

  10月13日下午,樊蒙母子步入西双版纳,受到当地人的热情迎接。从北京到云南景洪市,樊蒙的手机导航显示距离为3359.8公里。经过3个月零一天的步行,樊蒙推着轮椅里的母亲,将这段距离一步一步缩短。12日下午4时,来自北京的樊蒙母子终于踏上了西双版纳的土地,此行的最后终点景洪市区,仅剩下60公里。自进入云南境内,樊蒙母子沿途遇到的好心人越来越多,各媒体记者也在陆续跟来。此时,樊蒙母子已经不是两个人在旅行,而是一群人在陪他们旅行。

  孝心、孝举

  黝黑、健硕,带着腼腆的笑,这是抵达西双版纳后,26岁的樊蒙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模样。关于樊蒙的孝举,关于他一路推着母亲徒步从北京走到西双版纳所引发的种种争议,随着母子俩顺利到达西双版纳,这一切已不再重要。

  那么,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的樊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一路的艰辛中还发生过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我们通过樊蒙妈妈的讲叙,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樊蒙。

  孝顺小伙

  小哥俩从小就知道心疼妈妈

  “我的腿脚不便,要搁在别的孩子身上,都会瞒着同学,怕影响自己。但我的儿子都不这样,无论去哪里玩,我们都在一起。”

  樊蒙有个比他长一岁的哥哥樊博。当初为生下樊蒙,家里交纳了不少罚款,用樊妈妈的话说:“樊蒙这儿子,是我买来的。”

  樊蒙的父亲在北京开出租车。樊妈妈因为小儿麻痹,腿脚一直不便,在市场租的铁皮棚经营小百货生意。父母结婚后,一直和姥姥住一起。16岁那年,樊蒙父母离异。

  “我这俩孩子从小都很懂事,非常孝顺。”说起自己的儿子,樊妈妈的眼里充满慈爱,“每次班里通知开家长会,他们也都是要让我去。我的腿脚不便,但在他们眼中,妈妈就是最关心他们的人。”

  樊妈妈还记得,因为家住在一楼,樊蒙一次初中放学回家,刚到门口,他就看见街坊邻居在抬头看着什么。他一瞧,天上一个亮晃晃的东西正飘来飘去。“妈,快出来看!”樊蒙大叫着飞奔进家,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背起母亲就跑出来看。那亮晃晃的东西只是短短5秒钟就飞进了云层,但妈妈却跟着儿子激动了大半天。樊蒙说:“也许是自小养成的习惯,反正我和哥哥看到什么好的东西,都希望能和妈妈分享。”单纯小伙

  家务能力很差 喜爱小动物

  “出门前我就反对带蝴蝶出来,但樊蒙就是舍不得。路途那么远,大人都吃不消,还要照顾蝴蝶。”

  这趟出门,樊蒙所表现出的遇事不乱,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生活中的樊蒙却非常依赖妈妈。

  这次旅途,用樊蒙的话说是“一家三口在路上”,还有“一口”就是小狗蝴蝶,那是樊蒙收留的流浪狗。对小动物的喜欢,樊蒙几乎是到了令母亲“发指”的地步。樊蒙十五六岁那年,看到院子里一只猫叼着一只小老鼠在玩,他把猫吓跑后,居然把小老鼠捡回家养了起来。一天,他手捧着老鼠喂食时,被老鼠咬了一口,手出血了。他大叫着问哥哥怎么办,哥哥冲过来一把摔掉老鼠,看到被摔得奄奄一息的老鼠,樊蒙反而怪哥哥太残忍。

  细心小伙

  这一路母子俩相互依赖

  “许多人问过我,这一路是我依靠儿子多一些,还是儿子依赖我多一些。我觉得,我们是相互依赖。”

  就是这样一个稚气未脱、妈妈眼中没长大的男孩子,却推着妈妈,从北京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一路走到妈妈梦中的西双版纳。樊妈妈患有胆结石、糖尿病和高血压,小儿麻痹造成的腿脚不方便,这一路,身上压着那么重的行李,腿几乎都全部麻了。特别是进入贵州境内,天就没晴过,樊妈妈身上都长了褥疮。樊蒙心疼妈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卸下全部行李让妈妈透透气。行李拴得很紧,每一次卸下和装上,都会浪费很多时间。妈妈心疼儿子,为了不耽误时间,每天只敢喝很少的水来减少上厕所。晚上一到宾馆,儿子就帮着妈妈喷药,对付身上的褥疮。

  在贵州境内时,遇到一段正在施工的路,还有个大下坡。樊蒙一下拉不住,轮椅整个侧翻了,樊蒙用了很大的力才把轮椅扶正了。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意外,樊蒙找来一根很结实的绳子拴在了轮椅后。开始妈妈以为儿子是为了拉轮椅方便,不料儿子却说:“妈,我怎么都有100多斤重,万一轮椅再滑了,我的重量也能帮拽住轮椅,我们滑不下去。”

  爱心小伙

  旅程中樊蒙还救过两次人

  “见到车翻了,樊蒙大叫一声“不好”,推着我就狂跑过去,那真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啊!”

  这一路旅途,除了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樊蒙也救助过两次车祸伤者。

  途经河北一个加油站附近,母子俩远远看到前方一辆拖拉机在转弯时突然翻了。樊蒙冲到跟前,把妈妈安顿好就跑去救人,费了好大劲才把压在车下的司机给扶了出来。那是个年近70岁的大爷,樊蒙扶起大爷,帮他活动胳膊和腿脚,还好只是皮外伤。把大爷扶到路边坐好,樊蒙取出酒精、云南白药和创可贴,帮大爷清洗包扎。大爷说的湖北话樊蒙一句都听不懂,但他还给大爷留下了药品,连比带划告诉大爷晚上回去记得换药,然后才带着妈妈离开。

  第二次救人是在云南富源。当时一大群人围在路上,樊蒙过去一问,原来一辆载人摩托逆行,撞到了一辆小轿车。摩托车上的两个人都伤了,脸上和手上都是血,正昏沉沉地坐在路边等着120和交警来处理。当时天上下着雨,樊蒙取出酒精给两人简单处理了一下,还跟妈妈说:“他俩被雨淋着怕是不行,要不妈妈你克服一下,雨伞留给他们吧。”留下伞,樊蒙才推着妈妈冒雨离开。“那把伞还是送我轮椅的网友留给我的,也算是帮到别人了。”樊妈妈说。

  20岁从部队退伍后,樊蒙前前后后也找过不少工作。在辞职前,他已经通过成人考试顺利取得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大专文凭。“我儿子很爱学习,找工作也不难,但是运气不好,都没能坚持下去。希望这次回去后儿子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越做越好。”

  动态

  徒步40公里到大渡岗

  樊蒙打台球赢了一根冰棍

  昨天早上七点半,樊蒙和妈妈简单吃过早点后,在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十名志愿者的陪伴下上路了,目的地是40公里外的大渡岗乡。

  进入西双版纳境内后,樊蒙和妈妈不再每天急着赶路,他们开始放松心情,一路游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风土人情。而在他们的身边,每天都有西双版纳本土的志愿者陪伴,除了尽地主之谊,也感受樊蒙母子带给他们的感动。

  下午4点 ,大渡岗一片晴空,樊蒙和妈妈抵达后,找了家简易的旅社安顿,樊蒙便把这几天路上积攒的脏衣服全部收罗出来大清洗。

  看时间还早,心情不错的樊蒙见到旅社旁边有台球室,兴致勃勃地和志愿者赌起了台球,一局分胜负,奖品是一根冰棍儿。比赛结束,樊蒙赢了一根冰棍儿。豪爽大方的志愿者却从隔壁小卖部拎了一大袋冰棍儿回来,“见者有份!”在场所有人都分享了樊蒙获胜的喜悦。

(责任编辑: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