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伶,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黑水湾村人。刘海伶1981年结婚,当年还没有散社,因丈夫和公公在社建筑队打工,结婚不到4天就到生产队干活,1年到头才挣了600分,但一家人过的很融洽。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刘海伶做为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孝敬父母也是应尽的责任。公婆操劳一辈子不容易,身体不好,为了方便,刘海伶和大嫂在1984年秋后分的家,老人的生活从此由俩人赡养。
每年的口粮和生活费这些,刘海伶都没等老人要过,及时送到公婆家。虽然刘海伶和大嫂分开来过,但大家一直团结和睦。家里不论来人还是请客、过年过节总是把老人叫在一起。每年,两家都被评为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刘海伶在2004年也获得好儿媳的光荣称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婆母在1995年的春天得了脑血栓,浑身抽到了一起,急得刘海伶团团转,她赶紧到本村找到大夫,经诊断必须住院治疗。安排好住院后,刘海伶又赶回家来。因为她还放心不下患有高血压和风湿性关节炎的公公,他生活不能自理,万一再有什么闪失可怎么办。
因为家庭状况不好,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刘海伶尽最大努力让老人恢复健康,经过她的精心照顾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半个月的时间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出院了。
到了家里两个老人都要照顾,一个要锻炼,一个不能自理,在这艰难的生活中,刘海伶没让父母吃苦,给了他们最好的照顾,没多久,母亲能自理了,但是每天刘海伶还要照顾孩子和老人,就这样全家过着艰苦、平静的日子。
刘海伶的心情刚有些放松。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噩耗又降临到头上,经医院诊断,刘海伶得了乳腺癌。母亲知道后,抱着她就哭,边哭边说“海伶啊,你别害怕,有党和国家,现在有好大夫有好药,你看我不是也好了吗?你好人有好报,一定会好的。”刘海伶把母亲搀扶到床上,娘俩痛哭了一场。在治病的过程中,母亲又得了股骨头坏死,一动不能动。天啊!一连串的难事怎么都发生在刘海伶的身边。
本来,家里的境况就不好,再加上刘海伶的病,更是雪上加霜。母亲开始绝食绝药,说什么也不治病,非要刘海伶先治。但是刘海伶坚持要母亲先治病。她说你不能倒下,家里不能没有你,你走了两个孩子怎么办?母亲把她仅有的300元钱拿出来,为刘海伶治病,就这样刘海伶先做了手术,这样母亲才放心。
后来,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曾多次绝食放弃求生的念头。看到这种情形,刘海伶心里很难受,坐在母亲身边耐心的说:“妈,您要不吃饭,我们也没法活了?”母亲看到刘海伶哭,也抱头痛哭,说:“咱家没钱啊,欠了那么多钱,什么时候能还上啊,我干脆死了算了。”听到母亲的话,刘海伶的心在滴血。母亲为了给刘海伶治病拿出仅有的300元钱,但是自己的病却坚持不看。刘海伶说什么也要把妈的治好,就偷着到外面和亲戚、邻里借钱,又和母亲治病的医院联系,一切准备就绪后,想带母亲治病,母亲还是不肯。刘海伶找来了姐姐,一起说服母亲,最后,终于做好了她的思想工作。
到了医院大夫说要有一个人长期来照顾,两天擦一回药,用绷带缠绑。刘海伶还要每天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做饭。每天给母亲洗洗涮涮,接屎接尿。一天两天,每天如此,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半。在刘海伶的精心照顾下,母亲渐渐好起来了,并终于又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多少次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对刘海伶说:“你虽然不是妈的亲闺女,但是比妈的亲闺女还要好。”听了母亲的话,刘海伶心里暖洋洋的。
平时没事的时候,刘海伶就和母亲聊家常,不让她寂寞。老人的电视机坏了,刘海伶赶紧把我们家的给她搬过来,让他们开心看电视。孩子们回来了,都要到一起吃团圆饭,让他们不孤单。
现在,社会好了,条件好了,家里的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爸妈的衣服,鞋子,刘海伶看到破了就给买。平时,刘海伶怕他们做饭不方便,就做好送上去,让他们吃现成的。他们看了高兴,心里也舒坦。
刘海伶家的条件不是很富裕。公婆有病,常年吃药,而她自己,也不能干重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刘海伶大部分时间在地里干活。这些年来,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让老人们开心,解决孩子们的后顾之忧。但是,与孩子们学习有关的一切,不管多少钱,只要对孩子有帮助,都尽量满足。孩子们用的文具、书籍都是最好的。2000年,在家里钱财紧张的情况下,还购置了一台电脑,方便孩子们查阅各种资料。那时全村500多户,有电脑的家庭不过几家。假期孩子们回来,刘海伶都会带上她们和老人一起,逛大集。买上她们喜欢的东西,满意而回。只要老人、孩子们高兴了,刘海伶就高兴。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一次,刘海伶从地里回来,看到女儿正在给爷爷奶奶洗衣服,就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看到您经常为他们洗衣服、买东西、做饭。我也要做,让爷爷奶奶开心。”原来,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被孩子看在了眼里,记到了心上,并用实际行动诠释出来。儿子在外地上学,回家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回来,都会带回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点心,孝敬老人。老人们非常感动。
和谐在发展,社会在跨越,真爱献社会,热心献真情。只要大家增强责任感,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尽自己所能,共同加入到传播文明道德、弘扬正气中来,就是对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