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事迹 > 孝老爱亲 > 2010

郝延霞: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儿媳

撰写时间:2010-10-26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办

  82岁的玉皇庙社区板桥村居民刘德荣,有个让人羡慕的好儿媳。她常说:“郝延霞到我们家20多年,一直特别孝顺。这些年我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吃的、穿的、带的、用的都是她伺候。”

  郝延霞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玉皇庙社区一名普通居民,20年前嫁到板桥村王玉来家,可以说从那天起王家老老少少的家庭琐事都落到她的肩上。当时郝延霞来到这里时,家中的父母有5个儿子,郝延霞是她的四儿媳。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时少说十六七口人,外人真是很羡慕,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天有不测风云,从1997年到2006年间,这个大家庭发生了一件件不幸的事。当时妯娌都结婚在外,大部家务都由她来挑,公公长年卧床不起,喂饭、喂水,搀扶进出,都是郝延霞一手操办。随后不幸又降临在这个家庭,二嫂被一起车祸夺去了生命,郝延霞忍着悲痛送走了二嫂。仅仅间隔4年,二哥又因煤气中毒也不在人世了。本来性格坚强、开朗的郝延霞也时常感到要支撑不住了。80多岁的婆婆因失去儿子和儿媳,造成多病,丈夫因悲伤也是脑梗塞。二哥、五弟的女儿、儿子多年一直跟着郝延霞,她还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有时她真的喘不上气来,但是面对老人、孩子期待的眼神,她义不容辞挑起了这个重担。

  “那时,如果没有我这个善良的好儿媳,那真不知道这个家庭还怎么维持下去。”婆婆心中一直感谢自己的好儿媳。这几个孩子最小的12岁,最大的16岁,她19年如一日的照顾他们,从洗漱、一日三餐这些小事,到学习、教育这些大事,都靠她里里外外当地忙乎,郝延霞对待哥哥、弟弟的孩子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她宁肯让自己的孩子日子过得紧一些,也要满足这3个孩子的生活要求。她30多岁就放下了自己追求的梦想,挑起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

  郝延霞的婆婆近些年身体不是很好。尤其是2010年的一场重病,如果没有她及时发现,后果真的不堪设想。2010年3月1日凌晨,刘德荣自己一个人在房间,半夜起身时,觉得一阵眩晕就倒在地上,左侧身体不能动了,她立刻呼叫求救。郝延霞第一个冲进来,她看婆婆不能动了,话也说不完整了,立即打120。婆婆刘德荣回忆那天的情景:整整一夜都在下雪,120急救车也不能及时赶到,无奈之下儿媳赶紧找药缓解病情。但当时刘德荣已经吃不下去药了,儿媳就把药嚼碎抹到她的嘴上,还安慰她说:妈,您别着急,医院的车一会就到,您把心放宽,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当天晚些时候,120急救车赶到刘德荣的家中,把她送到了医院,经医护人员的救治,她的病情很快好转。在这期间,郝延霞一直守在病房,三天两夜都没有合眼,帮婆婆接尿、喂药、喂饭。为了不让婆婆的大儿子着急,她没有把婆婆的病情告诉大伯,而是压在了自己的心里。经过郝延霞的细心照料,婆婆很快出院了,身体也慢慢恢复了。

  郝延霞作为一名家庭主妇,虽然经历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事,但是她感到十分庆幸,因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她没有被压倒,一步一步熬过来了,她的内心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坚强,心里也感到活得更加充实。

  郝延霞是刘德荣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儿媳。她热爱生活,通情达理,愿意帮助他人,从不欺弱怕强,对社区的工作也积极参加。“我认为她胸襟宽广、知书达理而且诚实善良,她这些好人好事包括社区干部和乡亲邻里都知道,我为能有这样一个好儿媳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婆婆刘德荣对儿媳的评价。

  社会主义文明大家庭,是千万个文明小家庭组成的,郝延霞的家庭只是其一,她常说:“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能让自己的家庭改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