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玉新,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公安分局梨园派出所民警。
万玉新从警23年了,先是在崇文当片儿警,后又调到梨园派出所,管辖的区域变了,可他那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如一。老人生病,他随叫随到,送医陪诊;他与居民亲如一家,节假日经常带着妻儿,拿上礼物去看望老人;居民无法享受退休政策,他上下奔走,帮忙协调……他以不变的热情恪守亲民爱民的誓言。万玉新把居民放在心里,大家也从心里爱戴他。用居民的话说:“这个片儿警很善良,好人会有好报的!”
在通州区梨园三间房社区,居民们有事总是最先想起一个人,年轻人叫他“老万”,80岁的奶奶也叫他“老万”。居民眼中这个“万能”的“老万”,就是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梨园派出所民警万玉新。万玉新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居民求助,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基层派出所的片儿警一年到头忙碌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儿,可在万玉新眼里,群众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桩桩件件他都尽心尽力去办,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汇聚起来。
老人的晚年因他不再孤单无助
提起万玉新,家住梨园东里北区的66岁老人张佩卿竖起了大拇指,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就是我儿子。”
张佩卿和老伴本是青海人,张佩卿老人心脏不好,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心脏常感不适,于是和老伴搬来通州定居。老两口无儿无女,在北京没有亲戚,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来探望,逢年过节的时候,老两口看到别人家里热热闹闹的,自己家里冷冷清清,心里很不是滋味。
2006年,万玉新接管梨园社区的工作,他在入户走访的时候,发现这对夫妇年老多病,身边没人照顾,就留下了自己的名片,让老人有事随时给他打电话。一来二去,老两口和万玉新越来越熟识了。
老太太除了心脏病之外,颈椎也不好。老爷子因为白内障,左眼失明,右眼仅剩0.1的微弱视力。老两口生活中相互照顾,还算过得去,最发愁的是看病,万玉新只要知道都会主动开车带老人去医院,挂号、交费、取药这些跑腿的事儿,他全包了。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8点多钟,万玉新突然接到老爷子打来的电话,说老伴儿病了,上吐下泻,还发烧。本来不想给他打电话,怕影响他第二天上班,可老伴儿病得很重,自己走不动路,只好麻烦他了。
万玉新忙说:“您随时找我,没事儿。我马上到。”挂断电话,他和妻子赶紧开车带着老人直奔潞河医院急诊科。潞河医院确诊不了,他又连夜送老人去北大医院。
万玉新说:“老太太生病,我一般会带着我妻子去,都是女同志方便照顾。”万玉新的妻子卢皓,以料理家事为主,时间充裕。片警的工作比较琐碎,万玉新一忙不过来就指派妻子陪同老人去医院就诊。贤惠热心的卢皓完全是个“替补队员”,随时准备接受任务,毫无怨言。万玉新笑着说:“我爱人对老人的付出比我多。”
张佩卿和老伴体弱多病,日常生活中自然有很多不便,万玉新经常帮二老买菜,做些搬运白菜一类的繁重家务活。节假日,别人都是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而万玉新为了让张佩卿老两口感受到其乐融融的天伦之爱,经常是带上礼物,和妻子、儿子一起去看望这对老人。妻子帮助老太太收拾家务、做饭,孩子陪老爷子玩游戏,万玉新把漏水的龙头拆掉,换上新的。中午,大家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聊聊天,素日冷冷清清的家回荡着欢声笑语,超越血缘的关爱温暖着两位老人的心。张佩卿老人总说:“他就是我的亲儿子,我们在一起就像三代同堂的一家人一样。”
奔走三年为下岗夫妇讨要养老金
当好片儿警,首先要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在万玉新负责的辖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装在心里,处境不好的家庭,他都会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
6年前,王某和老伴崔某提前下岗,单位一直没给两人发放退休金,王某曾经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解决。万玉新刚到梨园派出所不久就认识了这对夫妻,因为王某每次上访都是万玉新接到通知,从市里把他接回来的。
万玉新了解到,这对夫妻的特殊情况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很难按照现有政策来解决。但是,难以解决也不能视而不见,这一家人的生活困难是明摆着的。王某和老伴都是60多岁的年纪了,身体都不好。他们有一个女儿,在一家企业上班,月工资2000多元。女婿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力气活儿,在家待业。靠2000多元养活一家五口,还得供外孙女上学、给老夫妻俩看病,这一家人在北京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生活下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这家人的生活确实困难,不能让这个家散了啊!”万玉新愁眉紧锁。从此,他开始找有关部门的领导反映这夫妻俩的情况,希望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让这一家人的生活尽快得以改善。通过3年多坚持不懈的上下协调,相关部门最终为这对夫妻发放了养老金。
这些年来,万玉新还经常从生活上关心照顾两位老人,逢年过节都会带着礼物登门探望。一次,万玉新在与王某的交谈中得知,他一直在为女婿没有工作而发愁,便暗自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先后帮王某的女婿联系了保安员、司机、物业工作人员等好几个工作,了却了老人的一块心病。
如今,王某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还成了社区治保积极分子,每逢重大活动,他们都会戴着红袖标走上街头,帮助民警维护小区秩序。
家里的事儿,万玉新的妻子全揽下来了,他不用操心,他从早到晚都在忙别人家的事儿。“在派出所里为人家解决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帮人做一些好事儿,我心里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万玉新说。
有人问他:“基层派出所整天面对的都是平凡小事儿,你还干得这么有激情,能多挣一分钱吗?就为那一封封感谢信?”万玉新笑着说:“片儿警的职责是服务多于管理,化解小的矛盾,防止出现治安案件是我们的任务。看到身边的人都过得好,我心里也舒坦,这种幸福感是金钱买不来的。”
万玉新没有侦办过惊心动魄的大案,但他丝毫没有失落感,因为他知道把小事办成、办好就是为人民服务,让辖区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民警的职责所在。
万玉新,2012年,荣获“北京市公安局十八大安保基层基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被北京市公安局评为“十佳社区民警”;2010至2015年,连续六年被通州公安分局评为“优秀公务员”;2012年、2013年、201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011年评为通州区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6月,被通州宣传部评为“通州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