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大兴区义和庄东里社区,每天,楼宇间透出的一缕缕柔和的阳光,都会照在一位身材消瘦,面容慈祥,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上,一边散步,一边捡拾飘浮垃圾。
“老刘,您早,又在清理小区呢?”过往的居民不断地和这位老人打招呼。“唉!早上好,小王啊,骑车时慢着点。”老人重复着他的叮嘱。
不知道的人会认为他是小区的清洁工。其实他是义和庄东里的无职党员、大兴区政协退休的老干部刘翰卿,被人称为“闲不住的人”。他今年78岁,退休后没别的事儿,天天看看报纸。为了让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经常在小区捡拾废弃物,主动询问小区的陌生人成了他的“日常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义务奉献中感受着快乐。
入户调查着实让每位社区专职工作者感到辛苦。年岁大的人告诉我们:“想了解小区的情况,找老刘啊,小区他最清楚”,自从2003年初社区居委会成立六年半以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得到老刘的热情支持,他给居委会的同志介绍社区的情况,带他们走街串巷入户调查,在他的帮助下社区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老刘待人谦和,每当居委会的同志表扬他的时候他总说:“咱们社区有很多人才,有爱好绘画的、书法的、太极拳的、太极剑的……这些人都比我强”,我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算不了什么。
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让许多人谈非色变,可这位老共产党员却挺身而出,主动为进入小区的车辆进行消毒、登记,为居民测量体温,对外来人员进行预防非典知识宣传。小区的许多居民对他不理解,有人说:“这么大年纪了干嘛这么卖命”,他却理直气壮的说“闲居非所志,甘愿付国忧”。 社区成立了“关心教育下一代委员会”,闲不住的老刘又有了新的岗位,被居民推荐为委员。为了不辜负居民对他的信任,他每天都出来转转看看,谁家的孩子玩火了,谁家的孩子到点不回家了,他都会上前问问,管管。节假日他还经常把孩子们聚到一起给他们讲一些爱护小区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的知识,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老刘关心教育孩子不仅在小区内,管闲事都管到大街上,看到小孩子们不文明行为,就尽全力劝阻。
义东小区5号楼后面的路面较低,每逢雨季都会积很深的水,使小区的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尤其孩子们走过这条路总会把裤脚弄湿。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动和居委会主任一同去找京南物业张经理进行协商如何改善小区积水现象。经过他们的努力,京南物业的领导义务为小区开凿了一条排水槽,小区多年积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刘老师恪守的一句格言是:“闲居非我志,甘心赴国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社区支部、居委会开会、上街搞宣传活动,需要写会标、写标语他总是随请随到,有一阵子他的脚不舒服不能骑车,就推着车当拐杖,忍着疼痛慢慢走着来到居委会赶制会标,六年来,他发挥自己擅长书法的特长义务帮居委会写通知和宣传标语300多次、960多条、1万余字。他把为社区服务,支持社区建设,作为一名老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2008年5月13日刘老师从电视上看到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强烈地震,心情特别沉重,赶快来到了社区党支部为灾区居民送来100元捐款,并为社区写捐款横幅。
为了支持北京奥运会,刘老师积极主动到党支部申请参加奥运治安志愿服务。他在工作中非常认真,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就及时劝阻其返回,在炎热的天气下毫无怨言的努力工作。奥运会开幕、闭幕式时,作为党员志愿者刘老放弃观看盛典机会,毫无怨言地维护社区平安。因为他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再精彩的演出也要有志愿者的默默奉献。他认为能够成为其中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骄傲和欣慰。
在社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刘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利用自己书写特长,为社区书写宣传横幅,为了丰富社区精神文明宣传栏创制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和好评。
老刘的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实在太多,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晨辉下他捡拾白色垃圾,暮色中他教育社区的孩子,面对突发事件他维护社区的安宁……一幕又一幕,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