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事迹 > 助人为乐 > 2011

吕俊英:为居民排忧解难的楼栋栋长

撰写时间:2011-10-26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办

  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三角地第一社区有这样一位长期坚持帮助有困难的街坊邻里,为居民们排扰解难,促进邻里和睦的栋长,她就是33栋的吕俊英同志。

  吕俊英同志1987年从211厂退休,已经75岁高龄,是个有55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因为是个热心肠,所以被单位推荐在三角地角东居委会工作多年,后来因女儿在国外生活,需要她去帮忙照顾外孙女,就在国外居住了5年,回国后至今一直但任栋长。吕俊英同志可是个热心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热心肠的老太太”。

  多年来,楼前的小路太窄,邻居们反映了很多次,一直未得到解决,一到下雨天,就会积水,给居民出行带来很多麻烦,老百姓给它起了一个名叫“青蛙路”,最让人揪心的是,如果家里有了病人救护车根本进不来,耽误了急救时间,楼上的住户越来越担心这个问题,吕俊英同志就开始为这事忙碌起来。首先召集几个门栋长开会,征求楼上居民的意见,大家又一起商量怎么办,记录下大家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吕俊英首先想到了办事处领导,但因领导不在,又找到了信访办,领导听了吕俊英同志反映的事情后,过了几天就到现场亲自看了一下,确实存在很多隐患,需要改造,并答应在2011年开春改选的时候,把这条路改造一下,吕阿姨和楼上的居民听了都很高兴,大家都盼着快点把楼前变个样。大家盼着盼着,春天来了,但由于办事处更换领导班子,把这个规划忘掉了,没有报上去,吕俊英同志一边安抚着居民,一边又继续找办事处领导,结果还是等不来消息,吕俊英同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事跑下来,让居民多年的担心得到解决,她又去亲自去了退休办,让退休办的领导找厂里的领导反映问题,还让楼上的于师傅也去厂里找领导反映,经过一番多方努力,厂领导说开会研究一下,今年6月终传来了好消息,厂里拨款,把工程交给了兰箭公司,虽说改造是个好事,但要做好一楼六家的工作确实不容易,因为要拓路就需要把一楼的小花园拆掉,但这也没难住吕俊英同志,她先开门栋长会,然后分头找到每一家做思想工作,就是一家不同意拆,因为院里有一根葡萄树已经结果子了,要等秋天葡萄熟了再拆,可是工期不等人,没办法,后又经多方协商,决定把葡萄树留下,院子拆掉,为了工期顺利进行,吕俊英同志又找到小区门卫领导,让他们帮助做工作。就这样吕俊英同志每天都在现场盯着施工,哪里出了问题就及时找人解决,嗓子都哑了,就连施工的工作人员都心疼的对吕俊英同志说:“老太太,你要是我妈,我才不让你受这个罪呢,不拿一分钱,这是何苦呢!”可是吕阿姨却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看着我累,但我心里可美啦,这个问题不解决,我每天都不能睡好,那才难受呢!我受再多的累也值得!”经过一个月的多方努力,楼前这条“青蛙路”变成了通畅的大路,居民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救护车进出都畅通无阻了,看着楼前干净整洁的路,吕俊英同志美滋滋的,邻居们都说吕师傅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记得吕俊英同志刚当栋长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无线电台通讯接收站在社区31栋楼顶上安装了无线电台通讯接收器,于是引起了居民们的强烈反映,大家认为,接受器有辐射,会对人身体有很大危害,一时间,恐怖的气氛笼罩在33栋居民中,那些日子居民们聚在一起聊的都是接收器的事,居民们忧心忡忡,并为此事到办事处、到有关单位告状。面对这样的局面,吕俊英同志勇敢的站出来,她积极化解居民的忧虑,缓解大家的心情,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吕阿姨就召集大家联名签字,积极反映问题,他们的努力很快便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电视台七日七频道栏目也报导了此事。在媒体的共同呼吁下,2006年6月份接收器终于被拆除了,33栋居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下来了,大家都说吕俊英同志真是急群众之所急,为居民们办了一件实事。

  协调邻里关系,可是吕俊英同志的强项,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热心,全心全意为居民们服务,得到大家的称赞,如:33栋甲门三层的一户居民,老俩口都80多岁了,身患多种疾病,血压高,心脏病,手脚不协调,老人们的儿女工作忙,怕影响儿女的工作,老人们有病忍着,也不跟儿女说。吕俊英同志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天早上带着老人坐头班车到阜外医院就医,到了医院她先把老人安顿在医院的长椅上,就排队挂号,医生诊断病情的时候说病很重,需要做尿检和癌细胞血检查,吕阿姨又带着老人到生理培养科去做检查,医生说尿检要一天一夜时间,吕阿姨带着老人回了家,第三天吕阿姨取了老人尿液带着尿液瓶子,又坐头班车赶到医院,化验结果出来了,病很重,需要住院手术,这时老人才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儿女并住进了医院。事后老人的儿女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拉着吕俊英同志的手说:“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您对我们父母的照顾和关心甚至比我们做儿女的还要想得周到”,吕阿姨谦虚的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咱们是街坊邻居,就像一家人。现在吕俊英同志更加关照这老两口,帮着存款、交电话费、电费,处理一些家庭事物,使老人们生活的很幸福。这就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远亲不如近邻”这一古语在现在很多社区都不再适用了,钢筋水泥的围墙阻断了人的亲情和友情、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与孤单,而33栋的居民却表示正是有像吕俊英同志这样的热心人,让他们感受到了这句古语是如此的温暖与让人感动。正是有“高邻如此”才是让人住得安心、顺心、放心、开心。

  吕俊英同志不但帮助自己栋的居民,其它栋的居民有事也找吕阿姨帮忙,34栋有一位老人在用高压锅炖鸡时遇到了麻烦,当鸡熟了以后,锅盖打不开了,就打电话叫吕阿姨过去,当时正做中午饭,她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赶到老人家,结果没打开,于是就把老伴叫来,最后用改锥把锅盖撬开,这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吕阿姨抱着高压锅去西单专门维修的门市部,花了3元多钱换了零件,把锅修好了,当时修锅的老师傅说:“幸亏我们今天加班,没下班,要不然您今天就白跑一趟了。”事后老人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说要是修不好,我一夜都睡不好觉。吕俊英同志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吕阿姨时时刻刻都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不图任何回报。

  吕俊英同志在群众的心中,威望很高,有什么知心话都和她说,一楼的一位老人在临终前让儿女找到正在锻炼身体的吕俊英同志,帮忙写遗嘱分配遗产,老人自己的意愿是给孙子,吕俊英同志就给她做思想工作,要把遗产平均分配给两个儿子,这样才不会有分歧,儿子之间才不会闹矛盾,结果老人听取了她的建议,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到公正处公正了遗嘱。

  当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吕俊英同志也能很好地做调解工作。中门有两户居民因为暖气漏水的事发生了矛盾,争吵的很厉害,吕俊英同志知道后就和本门的门长和当事人到房产科叫来水暖工师傅,可是楼上的居民不开门,还说有本事你告我去,吕阿姨就耐心地做当事人的工作,说大家住在一起都不容易,相互都理礼让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经过劝说,事主才把门打开,把暖气漏水的问题解决了,事后两家也非常感谢吕阿姨帮助他们解决了矛盾,避免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吕俊英同志在社区也是一名志愿者,不管社区组织什么活动都积极参加,在学生放假期间,社区组织小区的学生到中国科技馆参观,让吕俊英同志帮忙照顾一下,她二话不说,在车上有个学生晕车,吕俊英同志一路上都抱着他,结果孩子睡了一路,充分体现了这位老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现在这些学生看到她都说:吕奶奶真好!

  当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累加、累加再累加以后就会变得不平凡了,这些事情虽小,但却非常麻烦,关系到家庭、邻里、社区、社会的安定和谐,当一个普通人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这些小事,普通人也就不再普通了。正如一首歌曲中所唱:“平凡的人们最让我感动”。社会正是由于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才会安定和谐,国家才能够得以发展,来自三角地第一社区33栋的吕俊英同志正是凭借着一颗热心、爱心、恒心让每一位接触过她的居民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诠释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她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很多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愿小区能涌现出更多的模范带头人。

  (责任编辑:付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