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图片报道

平谷区:黄秀兰20年照顾公婆传佳话(图)

撰写时间:2010-06-03 文章来源:平谷区文明办

  在平谷区王辛庄镇放光村,只要一提起黄秀兰,街坊四邻都夸她是一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走进她的家时,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小姑娘。20年间,她任劳任怨地侍奉瘫痪的婆婆和不能自理的公公。尽管生活贫困,但她对老人不离不弃,无微不至,20年如一日地照顾公婆,被人们传为佳话。

  是我的责任

  婆婆早在20年前就瘫痪在床,多年来都是黄秀兰照顾着婆婆的日常生活起居。何时更换床单被褥,何时翻身擦洗身子,何时换洗衣物,她都记得清楚,把婆婆伺候得风雨不透。哪知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的一天,她的公爹又突然发病,虽经过手术治疗转危为安,但出院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为了让病中的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舒心,黄秀兰把照料二老当成家里的头等大事。多年来,她把家里的开支主要用于给两位老人购买营养品,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端药换水,换洗尿布,更换衣服,从来没有嫌烦过。

  黄秀兰时刻把公婆的冷暖安危记挂在心。2009年5月的一天,公爹夜里突然发病,头昏、呕吐不止。由于公爹行动不便,黄秀兰连夜把医生请到家里,为公爹治病,连续两天两夜守护在公爹的身旁,为公爹换水换药,擦洗身子。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爹的病情很快有所好转。

  看着黄秀兰无微不至地关心照料公婆,不嫌脏累,不吐怨言,她的丈夫很是心疼。每当黄秀兰侍奉老人时,丈夫总是主动上前搭把手。看到丈夫笨手笨脚的样子,黄秀兰笑着说:“你干一天活挺累的,就一边待着去吧,有我就行了,照顾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特殊的交流

  在黄秀兰和婆婆之间,有一些外人看不懂的“手语”,是黄秀兰用心揣摩之后自创的。婆婆伸手挠头,黄秀兰就知道她想洗澡了;婆婆微微皱眉,黄秀兰就知道她该方便了;婆婆一直盯着窗外,黄秀兰就知道她想念女儿了。家里其他人都无法和婆婆交流,婆婆的心事只有儿媳黄秀兰一人明白。

  黄秀兰的婆婆由于长期卧床不起,鲜少与人沟通,行为不同于正常人。她有时像小孩子一样任性:她说要到外边去,黄秀兰无论在做什么,必须马上背她出门;她说想吃肉了,黄秀兰不管手头多拮据,必须马上买肉回来。如果不顺从她,她就发脾气,甚至又喊又闹,表示要向儿子“告状”。黄秀兰十分耐心地哄她,把脸贴在她脸上抚慰她,一次次地使她转怒为喜。

  黄秀兰还坚持用她的言行温暖着公婆。她很注重两位老人的精神生活,时常和二老讲村里的趣闻,说说心里话,共同探讨生活经验。家里有些大事小情,她也是先征询二老的意见,再行决定。有时不在家,担心公婆寂寞,就让她他们看看电视,把邻居请来跟她谈心。无不感动着周围的邻居。邻居总是说她太辛苦,照顾两个老人一般人都无法承受,更何况还要兼顾着鱼池、地里的活。她说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公婆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他们也习惯了自己的照顾。丈夫也常人前人后的说“我在外面,从不担心自己的父母,因为我的妻子特别孝敬老人,媳妇性格好,细心周到,耐心地服侍,老人衣服也是洗得干净,躺在床上二十多年了,身上没有生褥疮,连感冒都很少发生。”

  对于黄秀兰的贤惠孝顺,公婆看在眼里,乐在心中。时有邻居来看望老人,老人总是激动地说:“多年来可是苦了秀兰了!”可黄秀兰却说:“您说哪去了,人都有老的时候,孝敬您二老啊是晚辈应该做的。”

  幸福的意义

  黄秀兰不但照顾老人,还帮助丈夫挑起家庭重担,下地帮丈夫干农活,农活忙到一半也要抽空回家看看老人大小便有没有解到床上,是否需要更换尿布。日子忙碌而辛苦。黄秀兰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天亮时再回家照顾2位老人洗漱吃饭。安顿好后,再去忙田里的农活。到晚上家人都睡下了,她还要洗衣、缝补,常常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

  黄秀兰的家里承包了一个鱼池,为了就近看护,一家人生活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内。家里有几亩果园,还养着2头猪。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就靠他们夫妇俩在田里摸爬滚打,挖地,浇水,除草,靠一年一次的出售大桃和鱼赚钱维持家用。丈夫根本就没时间帮家里,全家里里外外的活就压在了黄秀兰一个人身上。忙完家里的事,她顾不上坐一会,就拿着农具下地了,还有几亩的大桃等着她松土、施肥,一池的鱼等着她割草来喂......中途还得回来服侍婆婆上厕所、翻身、喝水。

  黄秀兰用她的付出换来了一个贫寒农家的幸福和谐,用她的人生故事诠释了当今社会的大贤大孝。她不相信“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说法,她常常鼓励丈夫:“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她常对人们说:“有钱当然好,但有钱没钱并不能决定我幸福还是不幸福,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丈夫很尊重、珍惜她,家里的老人都喜欢她,孩子也很懂事。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生活中一件大事,是衡量一个人品格高低的试金石。“老吾老及人之老”,从黄秀兰的言行中,深深体会到《孝经》的真谛:“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