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半百的高秀玲,本是怀柔区怀柔镇王化村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但因创建当地著名的公益性曲艺团--大地之花曲艺团,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高秀玲还利用闲暇之余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初中学历的她,深知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她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学习了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和奶牛养殖技术,通过实践,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同时也为曲艺团的成长提供了经济保障。
迷恋文艺 凌晨两点搞创作
记者:您是初中学历,但是却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曲艺作品,您是怎么做到?
高秀玲:那是2007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认识到这次文化盛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和支持,于是就产生了在农村宣传奥运知识的想法。我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式进行宣传。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怀柔区文化馆举办文艺小品班,我就带着村里的几个姐妹一起去学习。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开始的时候学习非常吃力,学习压力也非常大。另外,因为我爱人身体又有残疾,家庭杂事比较多。但是,我却始终坚持学习和创作,有时甚至夜里两三点钟起来搞创作。就这样,一年后,我终于如愿拿到了北方艺术学校的结业证书,并且,在后来的十七大精神宣传活动和奥运知识宣传活动中,我创作的小品分别获得了创作二等奖和三等奖。
记者:看得出来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有毅力,最初您为什么选择曲艺这种表演方式呢?又是什么给您提供了这么大的动力呢?
高秀玲:我从小就迷恋文艺,这是我学习的动力。我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曲艺创作中,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记者:那您怎么会想到要创建一个曲艺团呢?我们知道创建并经营一个文艺团的难度是很大的。
高秀玲: 2008年,在平安奥运法律知识进农村文艺大赛上,我创作的小品《有这样一支宣传队》,获得了创作三等奖。也正是这次比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农村老百姓对法律知识的迫切需求。另外,之前的几次比赛,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产生了成立曲艺团的想法。然后就开始积极着手筹建村民自己的普法宣传队。
家庭支持 自腾房屋来排练
记者:大地之花曲艺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高秀玲:2008年12月,北京怀柔大地之花曲艺团正式注册成立。
记者:曲艺团已经成立三年了,在这期间,您和您的曲艺团参加了很多重要演出,也获得了很多重要奖项,您和大家都做了怎样的努力?
高秀玲:大地之花曲艺团成立后,我们一边组织编排文艺节目,进行义务演出,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参加各类文艺专业班的学习与培训。当年,曲艺团累计有二十余人分别在主持人班、快板班、相声班、文艺创作班、老年艺术舞蹈班进行学习培训,为曲艺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大地之花曲艺团已经发展成一支有52名成员的队伍,其中有王化村的村民,也有区文化馆的学员。
记者:大地之花曲艺团进行过哪些表演任务?
高秀玲:我们完成了文艺委下达的35场《星火工程》文艺下乡任务,还组织义务普法进农村、进工地、进光荣院等演出30余场。
记者:参加这些演出顺利吗?完成这些演出应该很不容易吧?
高秀玲:在这些演出过程中,怀柔区文艺委、司法局和怀柔镇文化中心等部门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为我们完成演出任务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保证。
记者:我们知道大地之花曲艺团是公益性质的,没有商业赞助,而您当年家境也不是很好,但据说您几乎承担了曲艺团的全部花费,您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高秀玲:早些年的时候,我就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技术能力不强,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我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刻苦学习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和奶牛养殖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终于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同时也为曲艺团的成长提供了经济保障。农忙时,我依然是一名农村妇女,靠种植蔬菜获得经济收入。农闲的时候,就进行团里的文艺排练。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家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高秀玲:我的家人是非常支持我的。我家在王化村东南角的田里,除了几间正屋自住外,还有偏房170多平方米。如果将这些房子出租,每年可得不少租金,但我却把这些偏房当成了曲艺团的排练场和服装、道具储藏室。这一点,我得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
记者:您对自己和大地之花曲艺团的今后发展有什么计划?
高秀玲:我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学有所用。曲艺团不但传播了精神文明,宣传了法律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在曲艺团里,我会继续努力。
成绩的取得只说明过去,我们曲艺团将以此为动力,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您敢于追求和奋斗的精神很让我感动,谢谢您接受采访!
高秀玲: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谢谢!
【编后语】
做好人真的不难,发现身边的好人更是一件快乐的事儿。自中央文明办连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由首都北京推荐的一个个“好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为此,本站推出“身边好人系列访谈”专栏,您用双眼发现身边的好人,我们用访谈展现好人们的风采……
(责任编辑:郭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