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在线访谈

郭怀静:青春挥洒创业路 农业致富带头人

撰写时间:2010-11-16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热线

  郭怀静是北京怀静森远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凭借着对怀柔乡土的一片热情和敏锐的目光、灵活的头脑、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个创业者白手起家的致富传奇。郭怀静通过创立这家主营怀柔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不仅积累了财富、改变了命运,更带动了全区2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为怀柔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农业致富路 人生新坐标

  记者:提起怀柔,大家总会联想到怀柔丰富的土特产。而提起怀柔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大家就会想到您创办的北京怀静森远商贸有限公司。最初您是怎样走上创立这家企业的道路的?

  郭怀静:其实创办北京怀静森远商贸有限公司并不是我的首次创业。在此之前我有过两次创业的经历,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创业的经历带给我很多经验和教训,也使我能够更加敏锐地分析市场了。

  我发现怀柔的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冷水鱼、板栗、西洋参、肉鸡四大主导产业之外,还有大量干鲜果品、柴鸡蛋、鸭蛋、杂粮、香油、杏仁油、核桃油等优质绿色农副产品。怀柔特优农副产品虽然丰富但是缺乏销售途径,这是阻碍怀柔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的瓶颈。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我决定投身农副产品行业。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这个方向呢?

  郭怀静:之前,我也不确定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只是觉得怀柔特产肯定有市场应该抓住商机。于是,我就先对怀柔的农副产品资源情况和市场前景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怀柔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城里人想买、农村人想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途径和销售平台,城里顾客无处采购、村里产品烂在地头,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升级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在加速提升,具有宽广的市场前景。做出这些分析以后,让处于事业瓶颈期的我再次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新坐标,我当即鼓起了百倍信心和干劲,选定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业,在2003年我成立了公司。

  记者:您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郭怀静:我们公司是集一条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首先由工作人员上门到农民家里,挨家挨户收购各种农副产品,然后通过精心的分类、筛选、清洗、制作等加工步骤进行处理,最后以各种包装方式销售到市场。那年我26岁,正是意气风发,充满干劲的年龄,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带动农村老百姓致富。

  记者: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成立公司的初期,您是怎样经营运作的?

  郭怀静:公司成立后,我一方面积极筹措货源,在全区范围内广泛联系进货渠道,一村村、一户户地与农民谈起了田间地头的“土生意”;另一方面,我仔细琢磨产品市场定位和顾客消费心理,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包装、宣传进行精心设计和研究,让产品逐渐塑造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形象。

  记者:您初试身手得到了怎样的结果?

  郭怀静:结果是可喜的。公司成立没有多久,板栗、核桃、小杂粮这些农村人眼中的“土疙瘩”,在我们手中摇身一变,成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价格比原来翻了好几倍。一批批顾客纷至沓来,一张张订单成功签订,公司业务日渐增加,销售利润不断攀升,为我们供货的农民们也从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我竟然在农村的土壤里刨出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一桶金。

  青年创业心 农民手中金

  记者:在创业路上,您可以说是佼佼者,面对成功与失败,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郭怀静:在市场中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之后,我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现在公司起步比较顺利,经营得有声有色,销售收入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并没有被成绩带来的喜悦冲昏头脑,市场的变化很快,必须适应发展随时调查、分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成功只会是昙花一现。

  记者:你刚才提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您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郭怀静:我的公司扎根于怀柔的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带动致富的是农民。我在多年创业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富了不算是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是真富,才能富得长久。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青年,作为全区农副产品销售的一个市场窗口,我只有把自身事业的发展与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加直接、有效地带动农民长久的增收致富,才能让公司有根基、事业有后劲。于是我就将公司业务的重点转移到了发展农村产业、带富一方农民上。

  记者: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使农民从与您的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郭怀静:通过又一番调查研究,我感觉到要在农副产品销售过程中扩大农民的利润空间,使农民真正得到更多实惠,就必须打破一家一户收购的经营模式,实行按区块订单生产,形成更有保障、更有活力的农业产业链关系。

  记者:请您举个例子,具体介绍一下。

  郭怀静:为了实践这个初步想法,我首先把目光放在了怀北镇的红肖梨上。怀北镇红肖梨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因其甜度高、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销售渠道还依靠农民各家各户走街串巷进行叫卖或者沿街摆摊零售,尽管有特色、产量高、质量好,价格却只销售到每斤1.2元左右,销售量也难以得到保障。2005年秋天,我联系到怀北镇政府,提出以自己的公司为主体,按照“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的思路,对怀北镇红肖梨进行订单式收购。这一思路的提出当即得到了怀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农户也纷纷积极响应,当年就创下了销售红肖梨20余万斤的喜人业绩,每斤的销售价格也提高到了2.3元,果农们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利润翻番。

  创新谋发展 三农添活力

  记者:红肖梨订单式销售的成功一定让您进一步奠定了事业上的发展信心。但是您并没有就此满足,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

  郭怀静:是的。随着市场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我逐渐发现,公司和农户之间这种简单松散的订单式合作,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加快的市场变化需要,不能完全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把农民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2007年,我得知怀柔区政府正在大力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尽管对这一概念还不十分清楚,但我认为这是又一个发展机遇。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相关知识,更加坚定了我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念,随即我又向怀北镇政府提出了组建“红梨合作社”的构想。

  记者:您作为一个外乡人,又是一位年轻的女性,要在别人的土地上组建“红梨合作社”,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事业上,您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郭怀静:创业过程中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村里不积极、果农不了解,刚刚构思出的宏伟蓝图还未能实施就四处碰壁。

  记者:面对困境,您又有怎样的对策?

  郭怀静:困难时时处处都会有,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我逐村找干部谈、逐户进家门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村干部和农民详细阐述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终于逐渐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当年同意入社农户就达320余户。

  记者:凭着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敢闯敢拼的韧劲,最终实现了“红梨合作社”的构想,当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郭怀静:是的,2008年,在怀柔区农委及相关部门的扶持帮助下,“红梨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那年,怀北镇红肖梨历史性地出现了销售一空的景象,销售利润再次翻番,昔日烂在田间地头的红肖梨,终于成了帮助怀北镇果农增收致富的“金疙瘩”。如今,怀北镇全镇栽植红梨6000多亩,品种达40个,一个中国“红梨之乡”正在成型。

  记者:目前,您都担任哪些职务?

  郭怀静:除了公司总经理,还担任怀柔区怀北镇红梨合作社副理事长。2009年,我在原有的红肖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天富亿稼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任该社社长。

  记者:您成立“北京天富亿稼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您的事业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郭怀静:“北京天富亿稼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优势,丰富了产业内容,扩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目前,已经拥有注册会员近400户,辐射带动12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我们建起了6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和400平米的销售大厅,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式发展新格局,合作社也在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您简单总结一下这几年创业的成绩。

  郭怀静:我从2003年创办公司以来,经手销售的各类农副产品已达4000万斤,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余万元。我个人也身兼数职,同时担任怀柔区怀北镇红梨合作社副理事长、北京天富亿稼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怀柔区青联委员,2008年我还荣幸地被推选为怀柔区青年创业带头人。有时候想想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记者:在别人眼里,您是年纪轻轻就创办了公司的“女老板”、“女强人”,村里的农民一提起您,也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姑娘,真行!”面对这些赞扬,您有什么感想?

  郭怀静:我感谢国家和社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年轻人也有机会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同时我也感谢给了我成功事业的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对此我唯一能够回报的就是尽可能地带领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实现双赢。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让我们领略了新时代农村经济带头人的风采!

  郭怀静:也谢谢你们采访我。我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把新农村的繁荣景象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发展农村经济的事业中来,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编后语】

  做好人真的不难,发现身边的好人更是一件快乐的事儿。自中央文明办连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由首都北京推荐的一个个好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为此,本站推出身边好人系列访谈专栏,您用双眼发现身边的好人,我们用访谈展现好人们的风采……

(责任编辑: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