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8-03-05齐白石是文人书画家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文人书画家必精通诗文,能吟诗作赋,且具备士人的风骨品格。齐白石也写诗,师从王闿运和胡沁园,以他作画的勤勉,于诗用力也甚深。
白石在画跋中写到,诗者睡之余,也就是说,在心有忧愤,睡不着时,以诗来排遣,他的诗风近白居易,浅近俚俗,类街谈巷语,少有士大夫的庙堂之气,所以到了京城以后,有人讥之为“薛蟠”体。白石作画,有衰年变法之称,有论者称其画作,八十五岁以后才好,此前只是一种探索。这样看,还多亏了白石老人的长寿。
有论者分析,齐白石的画路,起点的确不高,以其木匠出身,业余习画,第一次华丽转身,是给乡绅画像,淘得第一桶金,以后才有能力买房置屋,并从此开始,以画事为业。但他并不为此满足,直到壮年奔走京城,居无定所,流落在寺庙,竟然以刻印,谋于生计。他那时的生活,朝不保夕,真可谓捉襟见肘。白石初治印时,没有名师指点,据说他学印也是偶然地动念。他初在家乡时,因无名气,向人求印,遭到不屑,才一赌气而用修脚刀,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后来,他发奋刻印,借来《二金蝶堂印谱》,精心临摹一部,效仿赵之谦印风,能达到惟妙惟肖。至于他后来被世人称道的齐派印,以单刀直入,独辟蹊径,印风里镕铸了他的个性与品质。
很多人知道,白石最初在京城卖画,无人问津,是因画格太高,他画八大冷逸一路,只有陈师曾能看得懂,后来在陈师曾的建议下,他的画风才转向吴昌硕,并自创“红花墨叶”一派,以此开风气之先。他在画面布局上,形成了特有的图式,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如果说这种画法受人喜爱,是因为画面清新,取裁不限于传统的样式,富于生机,但从另一面,与陈师曾这样的文人相较,他的画尚不够古雅传神。
纵观白石老人的一生,具有农民的品格和持守,以笔砚为耕,自给自足,不阿于权贵,不寄人篱下。但他也有向现实妥协的时候。他的书法雄强狂悍,放浪形骸。再看白石的绘画作品,而为卖画计,却不得不媚俗。白石老人说过:“太似是媚俗,不似为欺世。”但仔细谛审白石的工笔画,简直画得太像了,这岂不是一种媚俗?他善于画工笔草虫,尤精于画虾,在这一点上比较接地气,起码老百姓喜欢,而他的内心世界一直念念不忘早年的冷逸孤高,向往真正的文人画传统。到了暮年之际,他的画风愈简愈妙,大匠不雕,画端仅画少少许,却时常呈现大篇幅的题跋,借助书法和诗词,来生发画面的意境。这一点与扬州八怪有些接近。只不过是经白石巧妙化用,借古开今,以画笔记录他对人世的悲欢与感叹。(李敬东)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