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法兰西“红顶商人”的跌宕人生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8-04-24

《造梦人》 [法] 让–克里斯托夫·吕芬 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国当代作家让–克里斯托夫·吕芬的个人经历颇为传奇,他领导过诸如“无国界医生”、“反饥饿行动”等多家人道主义机构,当过外交官。最近,他以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传奇商人雅克·科尔为题材的小说《造梦人》由上海译文社出版。

  雅克·科尔是真实存在过的一位历史人物,小说以流亡到希腊希俄斯岛的科尔的第一人称口吻,回顾了其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科尔出生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出生之时,法兰西国王得了疯病,不久,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路易在巴黎遇刺身亡,国王的叔伯兄弟们为争夺王权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互相残杀;而此时法兰西相当部分的国土还被英国人占领,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科尔的父亲是一个皮货匠,有一次,父亲与一个男子交易一头来自马戏团的豹子,科尔从父亲的口中得知这种美丽神秘的动物来自阿拉伯地区,从此,这头豹子成了科尔心中的一个念想,一种来自东方的财富的象征,成为他日后前往东方寻找和创造财富、实现梦想的源动力。

  科尔与自己心仪的女子玛茜结婚后,岳父传授给他钱币交易的技巧。接着,他与造币匠拉万合开了一家造币坊,利用铸造不足值的金币赚取差价,赚取了第一桶金。不料因铸造伪币,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出狱之后,科尔漂洋过海,来到东方,大马士革辉煌的宫殿、精致的花园以及富足舒适,让他大开眼界。而先前的牢狱之灾使他领悟,商业与权力联姻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回到法国后,通过拉万的牵线搭桥,科尔晋见了刚登基不久的国王查理七世。他向国王陈述与东方展开贸易的好处和财富获取之道,让貌似懦弱、其实敏锐狡诈的查理七世动了心,不久便授权他负责造币局,从此,科尔成为法兰西的“红顶商人”,在提供给国王大量的资金、帮助他统一法兰西的同时,自己也巧取豪夺,富可敌国。但是,在他春风得意之时,灾祸也开始向他逼近……

  看完这部传记小说,我的第一感觉是科尔有点像晚清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左宗棠西征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时,他帮助左宗棠采办军火、提供药品,自己也借此发了大财;科尔又有些像明初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传说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沈万三慷慨解囊,修筑了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墙,然后又主动提出要犒赏明军,但他的富可敌国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和愤怒,差点将他杀掉,幸亏马皇后的劝说,朱元璋才网开一面,将其财产充公,发配西南。沈万三最终的结局与科尔被查理七世逮捕、差点冤死狱中十分相似。然而,科尔毕竟是科尔,他的传奇人生其实是15世纪法国特定的时代背景与他的个性遭际互相交织的产物。

  科尔生活的年代,英法百年战争进入后期。在圣女贞德的感召下,法国已由当初的节节败退转为反攻;查理七世也在贞德的帮助下加冕,成为法兰西国王。但是,查理七世的王权并不牢固,勃艮第公爵等贵族势力割据一方,与他离心离德,巴黎和诺曼底地区还在英国人手中。而查理七世赖以依靠的骑士武装,无论是思想观念、装备还是战斗技能都停留在中世纪(书中有几段讽刺花拳绣腿的骑士表演,便入木三分),无法抗衡强悍的英国军队,因此,他急需建立一支忠于王权、装备新式火器、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他看中了具有精明的商业头脑的科尔,先是让他负责造币局,以后又任命他为管理皇家用品采办的御用监总监,甚至让他负责全国的税收,而科尔也不负重托,利用他在国内外建立的庞大的商业网络的流通所积聚的财富,利用横征暴敛获得的税收,为查理七世与英国人的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与装备支持。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他甚至一次性就能为国王提供40万金币的军费。可以说,科尔的财政支持为查理七世最终赢得英法百年战争、完成法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科尔来说,战火逐渐熄灭、和平即将降临,但钱币短缺、流通不畅、百废待兴,对极具商业头脑的他就意味着无限的商机。就像他对国王陈述的那样:“和平不是休战。和平,就是人们的技艺、商品的流通,城市的发展,交易会的兴盛。”他迅速地在国内外发展起了拥有三百多位代理人的商业网络,在法国各地建立储存货物的商号,通过将意大利的丝绸、波罗的海的琥珀、弗兰德的呢绒、中国的瓷器等奇珍异品贩卖到法国和欧洲各地,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不过,童年时代的经历,除了那头具有象征意义的豹子,促使他走上“红顶商人”不归路的还有一件事:有一次,他随父亲去一位公爵的侄子家送定制的白貂皮寝具,那位贵族子弟居然扯坏寝具的毛皮,以赖掉应付的报酬。这件事对科尔的刺激非常深,让他看到了自己所在的平民阶层与封建贵族无法逾越的鸿沟。他明白了,“出身低微的人,要想得到王公贵族的尊重,要想得到工作的酬劳,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肯定还有其他办法”。他坚信:“如果说力量来自身体,能力却是精神的产物。”因此,科尔虽然还生活在欧洲的封建时代,但他追求平等和财富的意识,已具备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商人的特征。

  马克思有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航脏的东西。”科尔作为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的商人,也摆脱不了这种原罪。他发迹之后,依然造假币,偷税漏税,甚至从事奴隶贸易。小说对他的描写符合大的历史框架,但作家过多地强调了科尔用梦想创造奇迹的一面,对他的斑斑劣迹着墨不多,往往一笔带过;或者说作家不太擅长用细节刻画人物,因而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得过于正面,有些单薄,缺乏历史人物本身应有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自然,小说中的科尔也自省了自己的问题:“我一直不由自主地背叛,背叛一切,背叛所有人……”他意识到自己与查理七世的情妇阿涅丝堕入情网就是对国王的背叛;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既得到教皇尼古拉五世的青睐,也与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交好,奥斯曼攻打居士坦丁堡时,他卖武器给奥斯曼苏丹;在基督教世界的眼里,这显然是只顾金钱、不讲道义的背叛行径。这些,都成为对手攻击他,查理七世在完成复国大业后鸟尽弓藏,将他投入大牢的证据和借口。

  雅克·科尔具备了资本主义商人的特征,以他为代表的商人阶层的崛起,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预示着欧洲的商业革命拉开了序幕。然而,在王权独大的社会里,与其联姻的商人十分脆弱,就如汪洋中的一艘小船,随时都有被打翻的可能。雅克·科尔的跌宕人生便是明证。(刘蔚)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