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16“不仅解决了院内自来水管线老化问题,还提升了院内环境,真是有里有面的改造。”近日,生活在什刹海街道西什库大街76号院的居民对于院内改造工程纷纷点赞。
成立专班 分4组同步问需求
据了解,西什库大街76号院内自来水管线老化、年久失修等问题由来已久。近期,有居民反映,家中自来水开始断流,影响日常生活。为了彻底解决小院居民的用水难题,什刹海街道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专班,商讨解决方案。
因为院内住户较多,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小院内住户情况及水管线路问题,专班成员分为4组,同时入户掌握居民相关诉求。“每组入户成员固定有社区工作者、街道工作人员、城管队员。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熟悉程度高,容易消除陌生感带来的沟通障碍。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能第一时间汇总情况,最大限度调动多部门参与行动。城管队员的加入可以从法律层面对相关改造做出权威说明,让居民信服。”西什库社区党委书记曹嵬青介绍说。
通过调研发现,居民们一致希望尽快协调解决用水问题,表示全力支持系统改造工程,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完善排水设施。调研过程中,西什库社区还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各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居民意见,完善改造方案,最终确定小院用水系统改造分为内线、外线两部分,内线改造从小院南、北、中三条主线同时入手,铺设上下水管道500米。外线改造配合内线改造同步进行,确定施工方案。
关注细节 最大限度减少扰民
正式施工前,专班成员在院内张贴了《工程项目信息公示牌》。施工牌上除了标注施工内容、施工时长外,还标注了参与工程的单位及负责人。此外,他们还给居民发放了《施工告知书》《致居民的一封信》,方便居民随时了解施工进度。
为了解决施工中的居民用水问题,专班听取居民意见,将小院自来水管暂时安置在小院外的绿化带,减少居民取水用水难题。“这一位置距离小院内住户家都比较近,四个出水口完全满足了我们日常用水。工作人员考虑周到,工作推进也很用心。”社区居民王阿姨说道。
考虑到院内居住的老年人较多,施工过程中,专班研究后决定采用“铺几米回填几米”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保证院内居民通行安全。
两月工期 用水和环境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此次改造工程,自来水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小院内用水管理系统,为推进“一户一表”工作奠定了基础。“以前,院子里用的是公共水表。有住户想改造自家中的水管,必须得到小院五十多户居民的集体同意。这样不仅耗时,维护也比较麻烦。‘一户一表’落地后,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改造工程还推进了什刹海街道“背街小巷”治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顺利推进,“背街小巷”专项整治小组还积极与住户协商,清理院内环境。
截至11月4日,小院已完成了60米内线管道铺设,根据《工程项目信息公示牌》公示信息,此次工程将耗时两个月,预计12月底全部完成。届时,小院中居民的用水问题不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排水环境也会得到优化。
相关新闻
8天解决下水难题
近日,家住白纸坊街道南横西街94号院的杨大姐和邻居近一年来被下水道堵塞、反水等问题困扰,苦不堪言。
接到杨女士诉求后,白纸坊街道应急小分队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经过勘察,由于该楼门的主管道堵塞,只要楼上住户一用水,就会导致一层的杨大姐和邻居两家的下水道污水回流。
由于管道老化,寻找堵点存在一定难度,在不影响居民家墙体结构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决定从室外进行挖掘。经过八天的施工,杨大姐家的部分下水道管线完成了更换工作,目前堵塞反水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社区通过对全楼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通知、召开物管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温馨提示每一户居民不要将杂物投放到卫生间下水道中,以保证下水管道的畅通。
街道和社区积极主动解决诉求的态度和高效的行动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为此,杨大姐夫妇和邻居特地给社区送来了锦旗,“这回下水道通畅了,没有出现反水现象,异味也没有了,烦心事终于解决了,谢谢街道和社区的帮助。”
(责任编辑: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