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5远者若近,古者若今。潞河悠悠,玉带潺潺,中部玉带河从临河里街道辖区淙淙流过,从砖厂的居民到土桥的水兽,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记忆,在这里演绎着临河里的千年过往。
临河里街道距北京市行政办公区3.3公里,东南紧临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行政区划东起六环路,西至梨园南街、玉桥东一路,南濒九棵树东路,北临运河西大街、北运河畔,总面积5.51平方公里。2020年6月,临河里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目前辖运河滨江、土桥、潞阳桥、净水园、花石苑、铭悦园、砖厂南里、临河里、玫瑰园及裕馨等10个社区,朗芳园安置房和部分村民自住楼,常住人口约10万人。街道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备,宜业宜居,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的模式建立了“六办一队两所三中心”的管理架构,确保街道辖区管理高效有序,将为民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临河里街道全体党员干部牢记重托,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执行同力,主动开展街道筹建和工作交接,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和精细治理,积极谋划环境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以实干作笔,用汗水当墨,绘就临河里街道工作的崭新篇章。
提升改造华业东方玫瑰等多条街区环境,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
“礼让斑马线 守序红绿灯”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街道办事大厅全方位服务居民
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沿街打造开放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凝聚共识,党建引领聚集合力
临河里街道把加强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夯实街道工作的基础。街道高站位强化思想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带动辖区1400余名党员办实事,覆盖居民17000余人,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结合老旧街巷改造,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土桥中街“精神文明一条街”、临河里路“党建文化墙”等宣传微景观,形成特色党建新阵地。街道高标准抓好组织建设。社区层面,建立党建“1+1+1+X”新框架,谋划开展党建服务项目75个,惠及所有社区居民。企业层面,打造华远商圈楼宇雷锋岗、党建协调工作站,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凝聚辖区力量。街道高质量推进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机关干部98名,平均年龄34岁,研究生以上学历41人,注重在接诉即办、创城、拆违等工作中识别使用干部,共选拔科级干部19名。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100%。街道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圆满完成10名区人大代表选举、6名区党代表选举工作。街道坚持强化工委班子成员履职担当。为定好盘子、厘清路子,街道建立起“党工委书记-班子成员-联系社区干部-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体系,确保党的建设工作全面落到实处。班子成员按时联系社区倾听民情民意、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021年共处理问题约90件,为指导推动社区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把信任当做责任,把职责当做义务”是临河里人的信念。街道全心抓好接诉即办,建立社区末位约谈制度,压实责任。用接诉即办奖励金设立“小修快补”资金池,完成小修快补项目117个,解决了一批烦心事。接诉即办成绩相对稳定,1至10月考核周期,始终位于市区前列。
筑牢基石,优化环境铸宜居街道
特殊的区位,也决定了临河里城市管理的特殊责任。街道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探索出“高效能、高品质、低成本、低投诉”垃圾分类管理新思路。通过建立并完善垃圾分类考核机制,实施街道领导干部包小区制度,创立楼门长和桶站长相互配合的“双长制”并在市级示范小区推广,提高垃圾分类的管理水平。2021年以来,街道已完成5个市级示范小区的创建和1个市级示范小区的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建成10个分类驿站,超额完成市区级任务,打造全区第一个街道级“点-站-中心”三级体系,利用“两网融合”的方式重点实现了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生活垃圾减量化水平显著提升,人均其他垃圾量从0.94公斤下将至0.58公斤;加快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已实现辖区内22个小区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数据100%上传,及辖区内166个非居民单位的排放登记,街道垃圾分类月度考评成绩稳步上升,在新街道中名列前茅。
在环境秩序管理工作方面,主要领导定期调度、拉练,截至目前,带队拉练检查32次。努力克服成立初期人手不足、情况不清的困难,积极运用吹哨报到机制,摸清辖区底数,明确各地块、各街巷责任人,确保环境秩序管理与问题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与890家临街单位和商户签订“门前三包”管理责任书,组建临河里“小巷管家”志愿者队伍,自2021年5月组建以来,已累计出动志愿者5135人次,整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16477辆,解决便民询问1460次,4至6月临河里街道城乡环境秩序区级排名均为第一。
大力推动“基本无违法建设街道”创建工作,本着“动真碰硬”与“柔性执法”结合,街道谋篇布局、摆兵布阵,依法整治滨江帝景13户、华业东方玫瑰15户阳光房等违建,重现社区晴朗空间。妥善处置滨江帝景二期开发商侵占代征绿地违法建设地下空间中央环保督查件,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多轮次反复沟通,历时9个月,终于迫使开发商自行拆除。目前已拆除2311.24平方米,超额完成2021年度拆违任务,完成率为386.67%;2021年第一批创建单元中,街道存量图斑上报率99.32%,审核通过率62.88%,均位列全区第一。
持续改善辖区环境,临河里街道运河滨江社区作为2021年通州区唯一创建首都花园式社区,于2021年11月通过市区两级现场验收。此外,依托“小微项目”、改造管控华业商业街,提升商圈风貌,打造辖区亮点。
磨砺铸剑,强化社区建设汇聚合力
构建精品,玉汝于成。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为做好社区管理,临河里街道启动“议事协商 同建共享”——临河里街道“五微”议事厅项目,已完成10个社区议事厅规范化建设,推进2个社区议事厅示范点及业委会(物管会)组建工作,目前已完成方恒东景小区、净水园小区、制线厂小区业委会及通和园、花石匠一期小区、201号院小区、花石匠二期小区物管会的组建。“我们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去年的64%提高至100%,年底前,‘物业三率’均达100%。”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阳表示。据介绍,街道还设立物业管理考核奖励资金,制定了《小区公共服务管理考核办法》,激励社区和物业公司融合协作,改善小区公共环境,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引领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所属各个社区也制定出台社区公益金、社区办公经费使用办法、社区工作者考勤制度、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了“增能聚力,扬帆启航”社区工作者培训,增强社区工作者遵规守纪自觉性,提高了社区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树牢底线,强化疫情防控保平安
该街道牢固树立“副中心无小事”意识,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清理,通过安全隐患摸排整治,完成了辖区地下人防工程、有限空间、消防安全隐患等各类基础台账的梳理摸排工作;深入开展“411”专项行动,深刻吸取“9·20”火灾事故教训,加大辖区电动自行车整治力度,加强加紧充电桩覆盖范围;按照“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共清查违法群租房40余间,整治房屋1000余平方米,疏散违法群租人员80余人。通过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检查单位711家次,出动人员1380余人次,发现隐患798项,已全部整改完毕;聚焦“建党100周年”全力做好安保维稳工作,庆典活动期间出动人员600余人次对辖区内16个重点点位实行管控,严防不稳定事端,保障了辖区安全和社会稳定;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坎坷历程,终结硕果。辖区10家社区其中一家社区已是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一家社区通过2021年度复评,8家社区参加2021年度申报创建,其中7家社区被评为“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通过率达到75%。
积极应对以蛋壳公寓为代表的突发类事件,完成对蛋壳公寓投诉183件工单的回复工作,完成蛋壳公寓174名房东、387名房客主动联系和安抚工作,成功解约171套,成功签约62间。在确保安全工作的同时,该街道全面筑牢免疫屏障,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快速搭建街道疫苗接种点,积极有序组织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搭建北方亿立临时接种点,完成9类重点人群疫苗接种7152人。全面开展居民疫苗接种的组织动员工作。为方便居民接种,协调组织了62次疫苗接种进社区并搭建临河里街道疫苗接种点,截至2021年12月6日,已完成接种41197人。
举旗定向,“三横八纵”工作法奏成效
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守正创新,临河里街道围绕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探索“三横八纵”工作法。通过纵向打造八支功能型志愿服务队伍,建立“1+8+10+N”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即整合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支功能性志愿服务队伍、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N个学校、企业、非公党组织在内多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造阵线联盟,推动思想文化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横向开展“创建文明街区”七彩文明专项行动计划、“书香临河里”全民阅读专项行动计划及“提升文明素养”文明条例推广专项行动计划,发挥志愿服务在城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原创文明IP形象、出版原创精神文明系列漫画、搭建微信小程序、首创香烟换糖机……临河里街道依托“三横八纵”工作法,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建工作,惠及居民超过17760人,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中央媒体和市、区媒体持续报道,提升了街道的影响力。
如今的临河里街道,争做“通州榜样”蔚然成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志愿服务遍地开花……这些都引领着广大市民群众向美向善,构筑着临河里街道的精神高地。站在2021年岁末的历史节点,建设生态宜居临河里的梦想不再是一幅草图,而是一幅线条清晰、色彩生动的巨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