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通州永乐店镇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5

  紧紧围绕建设“开放、活力、生态、融合、文明”的现代化永乐店镇总体目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四五”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开创了全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永乐店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首都文明乡镇、首都森林城镇等荣誉称号,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市镇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史馆留住乡愁

  科技小院助力农民增收

  闲置土地变身体育设施

  村头片林增加休闲设施

  书城成村民打卡新热点

  立足副中心建设大局,明确科技、商务、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十三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明确提出永乐店新市镇定位,永乐店镇立足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局,对标对表副中心控规要求,编制镇域总规,形成“一带一轴三片区”空间体系规划成果。围绕承接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框架,充分挖掘和发挥永乐店新市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支点作用,编制完成永乐店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绿色服务”产业发展方向。

  “十三五”期间,永乐店镇坚持都市型高新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思路,林下经济得到大力发展,食用菌、特色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目前以老槐庄村为代表的特色休闲观光旅游雏形渐显,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探索出了一条盘活乡村资源、富裕村民生活、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疏解低端制造业的大背景下,永乐店镇实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目标。五年来,全镇工业总产值84.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13亿元,累计实现税收33.15亿元,形成区级财力8.8亿元。

  把群众满意、企业方便、服务高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评判标准,永乐店镇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多措并举推动企业高效良性发展,开展“服务包”区镇两级领导走访服务,建立政企双向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持续优化政务办理,强化“综窗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全力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大幅提升企业满意度,使镇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五年来,永乐店镇主动“做减法”,腾退一般制造业企业57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25家,拆除违法建设143.67万平方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完成首环高速、采林路、孔兴路、漷小路(一期)等市属、区属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日处理规模达2250吨,年上网电量2亿度,满足了城市副中心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精准施策服务群众,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上面万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治理工作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永乐店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把实事、好事真正办进老百姓的心坎儿里,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夏季的永乐店镇永三村,中心花园里绿树成荫,鲜花成簇,村民们在公园的凉亭里乘凉、下棋。这里曾经是永三村的“龙须沟”,一条土沟将村子分为两半,村民出行既不方便,环境也不美观。2018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永三村拆除了近3万平方米的违建,填平了“龙须沟”,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口袋公园。村民高先生说:“自从这公园建完以后,居民在这儿遛弯、下棋、聊天,别提多舒心了。”

  像这样办进老百姓心坎里的好事儿、实事儿,永乐店镇还有很多。老槐庄村废弃垃圾坑建成了休闲主题公园,村里大人小孩都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兴隆庄村建起了幸福晚年驿站,村里老人顿顿都能吃上热乎、合口、健康的饭菜;大羊村村头一片林里,专业健身步道加休闲座椅的“标配”,甭管春夏秋冬,这儿都是村民们遛弯打卡的好去处……“十三五”期间,全镇累计完成永乐大街绿化提升、美丽乡村等“小微工程”项目25个,优化出行道路,改善周边环境。完成全镇38个村“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切实解决民生实际,为广大群众创造了干净舒适的冬季取暖环境。

  2021年,永乐店镇在保障民生供水用水、耕地地力补贴、美丽乡村建设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四类人群危旧房屋改造等方面,仔细梳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政策惠民、公共服务惠民和关爱特殊群众的让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民生实事,最终形成了《永乐店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敲定镇级民生项目清单17项。通过多方合力,全面稳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生根,截至目前,17项民生项目清单事项已全部解决。

  “接诉即办”是促进民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机制。永乐店镇通过紧抓“接诉即办”,严格落实“日签批、周调度、双接单、必见面、全回访、盯督办、月点评、严考核”的八项工作机制,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

  有市民反映永乐店镇中心镇突发停水问题。接到诉求后,镇相关部门立即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对故障点位抢修。经过全天不间断作业,施工方于当日晚8点完成管道修复工作,恢复供水。抢修期间,为了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用水,镇相关部门还安排供水车上门,获得了市民一致点赞。

  此外,永乐店敬老院完成主体结构验收,为老人打造“幸福之家”,切实提升了民生幸福,赢得群众点赞。

  为了真正把群众诉求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永乐店镇还研发了接诉即办管理平台,实现工单办理全过程管理,推进热线工作精准化、数字化、可视化。通过大数据分析运用,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办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在小务村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当看到家门前的河水重现清澈、垂柳倒映时,64岁的村民任万明激动地说:“真的像回到了小时候,河水清亮清亮的,现在出门就是一景。”

  “十三五”期间,永乐店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清脏、治乱、控污、增绿”为导向,构建“四级”“五有”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市级三年收官验收,排名全区前列。持续开展污水工程、供水工程、补短板及一事一议工程,污水管线铺设12.6千米,供水管线铺设17千米,道路铺设9517平方米。累计拆除村内私搭乱建面积83.6万平方米,完成1668座户厕改造。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实施“有路无灯”综合整治项目,全镇涉及11条路、478盏路灯、12座箱变、1.3万米管线。完成永乐大街路灯改造项目,涉及155盏路灯、7000米管线。永乐开发区再生水厂一期工程投产运营,集中供热热源工程达到供暖条件。

  优美风景还为乡村引来了“金凤凰”

  西槐庄村环境优美,曾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村、首都绿色村庄、北京市卫生村、首都环境建设样板单位,2020年又被选定为北京市美丽乡村“百村示范”村试点。村经济发展以萝卜为主,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30多亩,由集体经营。多年来,从育种、栽培到管理,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萝卜栽培妙招。2021年,西槐庄村“科技小院”开门迎客,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两名研究生扎根农村,利用专业知识和科技赋能新型农业发展,成了村民们口中的“活教材”。

  “除了中国农业大学专业的支持外,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我们送来了人才,不仅将小院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还利用学生所学专业特长,为村里设计LOGO,装扮村内环境,同时还为西槐绿色农产品直播打CALL。”西槐庄村第一书记江宁表示,“‘科技小院’的建成,让我们有了智囊团,对于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森林覆盖率近43%,筑牢首都东南绿色屏障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底色,过去五年,永乐店镇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新市镇。

  走在永乐店镇公路、村道上,满眼绿意。如果从空中俯瞰,会发现这些郁郁葱葱的绿色被精心设计成了错落有致的绿波廊道,向着津冀边界一路绵延起伏。“十四五”期间,作为京津冀三地的连接要地,永乐店镇将与河北廊坊、天津武清联动发展,跨界共建大尺度生态空间,打造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生态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永乐店镇水环境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全面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沟渠垃圾1954处、约14500米;新建5座农村污水处理站,铺设管线2179米;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清淤总长1.5万米、铺设管线3995米;完成48条小微水体治理工作。发挥永乐店集体林场在生态林保护、经营、利用和生态承载力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多重效益。2017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八千亩造林绿化建设任务,辖区森林覆盖率接近43%,排名全区第二,进一步筑牢首都东南绿色屏障。

  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与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期,是进一步巩固小康社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阶段特殊、意义重大。

  未来五年是永乐店全面建设新市镇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副中心控规、做好战略预留、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重要窗口期,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和机遇,加快推动永乐店镇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功能疏解的要求,加快形成“开放、活力、生态、融合、文明”的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永乐店新市镇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