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先进典型

李勇:穿梭在胡同里的“城管小哥”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22

  “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知晓,我们马上就到现场……”李勇是北新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每当接到居民诉求,他都会第一时间与居民电话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居民感受到“我就在你身边”。本着这样的态度,李勇穿梭于胡同之中忙碌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居民眼中。

  举一反三化解居民烦心事

  长期一线执法,李勇对于处理各类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违法建设、废弃物品堆积等复杂问题,他都能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不仅能够快速解决,还能够举一反三,通过一个热线研究一类问题、化解一片矛盾。

  小菊社区北沟沿胡同25号附近,因停放非机动车或堆放杂物阻碍通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几次接到居民反映情况后,李勇心里打起了问号:“为何同一地点会反复出现类似的情况?”细心观察下,他很快摸清了其中原委——因胡同走势及违建拆除后在此形成了一块空地,因人员流动产生的无主废弃物便会堆放在这里。

  得知原因后,李勇多管齐下,力争从源头避免此类现象反复发生。他与同事梳理、归纳了辖区内有相同隐患的点位,加大走访力度,及时掌握周边居民流动情况。居民在队员们反复的宣传引导下提高了意识,自觉有序停放非机动车、减少废弃物产生。另一方面,他时刻以敏锐的眼光观察胡同内环境,甚至养成了“没事就去胡同里转转”的习惯,一旦发现类似的不文明行为便及时制止。

  “一条红线”与“一个秘笈”

  面对居民诉求,李勇总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人谋策略、出点子,巧妙化解矛盾。

  不久前,罗车胡同35号院一居民反映,与其相邻的36号院一户建设房屋,影响了自家房屋的安全性。李勇和同事们及时赶到现场,向36号院居民明确讲解了建设房屋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36号院居民承诺严格遵守规定完成防水、铺设地暖等施工,35号居民也表示了理解。在执法队后续的监督下,工程顺利完工,邻里双方也和好如初。

  小菊社区内胡同岔口众多,夏天时经常有居民反映夜里10点以后,有人在大菊胡同与北沟沿胡同交叉口处堆积施工物料,不仅扰民还导致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但是,周边房屋翻建、翻修等工地较多,一时无法具体到施工方。为了尽早帮助居民解决烦恼,李勇主动加班,经过两天的蹲守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督促施工方做好居民的解释沟通工作,适当延后运送物料的时间,避免影响胡同通行。在他的协调下,居民对此也表示了理解。

  “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方法的多样性。”谈及多年胡同内执法经历的特点与心得,李勇坦言了自己的“一条红线”与“一个秘笈”——法律法规是“红线”,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秘笈”。“只有居民理解了、支持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只有诉求解决了,居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社区才能建设得更好。”李勇说。

(责任编辑:王宇静)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