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海淀区地震局、紫竹院街道联合举办了寒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包含学生讲解展示、手工拼装地震报警模拟器、地震科普知识问答等形式,通过活动提高了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据了解,活动提前招募中小学生参加讲解展示环节,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准备讲解稿及PPT。经过审核,筛选了5名学生在现场担任防震减灾“小小讲解员”,为同学们从多个角度科普了地震原理、监测手段等防震知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的杨轩讲解了“地震三要素”,介绍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地震速报信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的王浩铭讲解了“地震波的传播”,帮助大家了解地震带来严重危害的原因和地震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初三年级的彭宸讲解了“惯性和相对运动”,这是地震监测和记录采用的最基本的原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的史依霏讲解了“地震计的原理”,使大家对地震监测仪器有了基本的认识;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初二年级的彭靖翔讲解了“简单电路”,使大家在后续拼装模拟地震报警器之前了解报警器电路工作的原理。

“小小讲解员”这种宣讲形式让现场参与的青少年朋友们能够互相交流、主动思考,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对地震科学的认识。同时,海淀区地震局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群体准备了可手动拼装的地震报警模拟器,组织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进行组装,加深了青少年群体对刚刚学习的地震预警知识的理解。

此次活动拉开了中小学生寒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序幕。下一步,海淀区地震局还将继续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地震科普讲座、地震科普戏剧训练营等活动。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着力提升“心防”,让防震减灾宣传内容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