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了能喝水、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歇脚……近年来,朝阳区总工会全力推进公共区域职工之家、暖心驿站等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为他们筑起全天候“温馨港湾”,深受职工和户外劳动者欢迎。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公共区域职工之家60家、户外劳动者工会驿站2178家。

据了解,区总工会按照全国总工会、市总工会“新双15工程”工会驿站建设工作要求,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则,努力解决广大户外劳动者“歇脚难、饮水难、如厕难、充电难”等痛点难点问题,全区各级工会阵地建设呈现出总量快速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日趋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的特点。

“朝阳区在扎实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将服务站点建设纳入全区党建工作大格局;严格规范管理,完善淘汰激励机制;根据实际问题因地制宜的打造特色服务,切实发挥阵地作用。”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区总工会坚持贯彻“党建引领、党工共建”工作机制,以全覆盖为目标,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分批建设面向户外劳动者的公共区域职工之家或暖心驿站,先后印发朝阳区《关于深入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朝阳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基层工会按要求规范服务站点建设管理工作。

同时,区总工会积极争取各级党政支持,将服务站点建设纳入全区党建工作大格局,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努力将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和暖心驿站打造成为户外劳动者的党的政策宣传站、工会会员发展站、职工群众服务站。

在严格规范管理,强化管控机制方面,区总工会以查促管,整改提质,创新工作方法,制定领导班子带队查、责任部室重点查、基层工会属地查、专业机构覆盖查和特定领域行业查的“五查”工作制度,进行综合检查,全面提质。

除了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劳动者户外作业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朝阳区各基层工会站点还纷纷推出了因地制宜的特色服务。建外街道总工会在楼宇公共区域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将2000平方米的多功能阵地升级为24小时智能化驿站;双井街道总工会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在辖区内的多个驿站推出新就业群体夜校服务,提升新就业群体技能水平;将台地区总工会打造的将小爱公共区域职工之家,涵盖衣食住行等方面,以组织化、社会化、公益化、专业化思维不断探索服务新就业群体新路径,实现驿站遍将台,小爱在身边。

图为外卖快递员在建外骑士驿站歇脚休息。

 

目前,工会驿站建设工作已成为朝阳区工会工作的亮点品牌,区总工会还积极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推树全国总工会“最美站点”98个,北京市“最美站点”116个,激发职工动能,汇聚起“五宜”朝阳建设的磅礴力量。

“下一步,区总工会将持续健全驿站便民服务功能,扩大劳动者驿站服务覆盖面,加强对新业态就业人群及户外劳动者群体的关怀,用心、用情、用力将劳动者驿站打造成为服务对象更广、开放时间更长、服务标准更高的关爱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