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您快去看看吧,21号楼前有人瞎种花,把原有的绿地破坏了,种的不知道是三棵什么树把我们家光遮住了您快去看看吧!”一位居民气冲冲地找到房山区星城街道第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姜萍说道。
姜萍闻言立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赶往一里21号楼前了解情况。经过现场查看并与楼长、周边居民沟通得知,此处矛盾源于“一四里”改造遗留问题,原本的草坪因长期无人维护逐渐荒废。21号楼两位花卉种植爱好者见此情形,便自费购买树苗种植以绿化环境。因种植位置靠近19号楼,该楼居民担心树木生长可能遮挡采光、施肥易招蚊虫,影响日常生活,故向社区反映。
社区既要满足居民诉求,避免邻里矛盾激化,也要保护两位花卉种植爱好者的热情。姜萍随即启动“吹哨报到”机制,向上级吹响解决哨。很快,街道协调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到场调研,听取社区意见后,制定了规划方案:对21号楼门前绿地进行改造,明确种植区域与19号楼的缓冲距离,既保障采光,又保留绿化空间。同时,为响应国家对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号召,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成长环境,社区及时召开居民议事厅征求居民意见,最终决定将此处打造成为以未成年人科普为特色的生态花园,让绿化空间升级为“自然课堂”。
2023年6月,这个集花卉种植、展示、科普实验于一体的生态花园正式落成,并将其命名为“未成年人科普花卉实验基地”。如今,基地划分出花卉种植区、花卉展示区和科普实验区三个区域。基地建成以来,第二社区发声人积极宣传其功能和作用,吸引社区孩子和家长关注参与,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
两位花卉种植爱好者郑师傅和王师傅,会根据不同季节种植适合本地气候和生长环境的植物花卉,包括河南小麦、韭菜、月季、玉簪、葫芦等。这些植物花卉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便于孩子们直观了解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每逢花期,社区工作人员会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到基地参观,两位师傅详细的介绍花卉分类、结构、繁殖方式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实验区还配备了专业园艺工具和实验设备,供孩子们进行花卉种植、扦插、嫁接等实践操作,以加深对花卉科学知识的理解。
自基地建成以来,开展了“让我们亲近大自然”“了解植物是如何生长的”等系列主题活动,内容涵盖花卉养护技巧、病虫害防治及花卉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打造“未成年人科普花卉实验基地”,既为花卉种植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环境,美化了花园,也吸引了社区未成年人参与其中学习知识、开展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性,满足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成为社区一道美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