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运输过程中的泄露和遗撒问题,不仅污染道路环境,损害市容市貌,更潜藏交通安全隐患,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治理难点。向阳街道直面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治理模式,以“刚性执法”筑牢防线,以“柔性服务”化解矛盾,全力营造干净、安全、有序的道路环境。

关口前移,源头管控显“预防之智”

精准普法,前置预警。向阳街道深入辖区工地、企业组织召开专项沟通会,明确要求相关单位加强运输管理,严格落实密闭运输、车身清洁、装载合规等要求,从源头上筑牢思想防线。同时,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等多渠道精准推送运输管理法规短视频及警示案例,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守法意识。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在重点区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对未密闭等违规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和抓拍取证,形成有效震慑。同步鼓励企业加装车载监控设备,并使用符合北京市规定的运输车辆,实现运输过程“云端”可追溯。

严查严管,路面执法立“规矩之威”

织密巡查网络,提升见管率。科学调配执法力量,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错峰执法”相结合模式,加密工地周边、运输主干道及车辆必经之路等区域的巡查频次。同时,针对重点区域加装高清摄像头,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严格依法查处,强化震慑效果。对巡查发现、群众举报或视频抓拍的泄露遗撒行为,坚持“零容忍”。严格依据相关法规,对未采取密闭措施、带泥上路、沿途抛洒滴漏等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取证,责令立即整改并实施处罚,确保执法刚性,形成有力震慑。

“一案双查”,深挖源头。对于查处的路面遗撒车辆,除依法处罚运输者外,同步逆向溯源装载单位责任,倒逼源头单位强化出场管理,实现全链条闭环治理。

柔性疏导,服务保障赋“治理之温”

“首违不罚”与“轻微免罚”,赋予容错空间。对首次轻微违规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并能迅速整改的车辆,实施“首违不罚”或“轻微免罚”政策。以教育劝导和责令改正为主,彰显执法人性化关怀,引导驾驶员自觉守法。

畅通反映渠道,倾听民声诉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路段和时段,迅速响应,重点整治,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定期组织与运输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会,倾听其诉求,优化管理措施。针对重点点位,确保车辆拐弯时慢行,避免遗撒现象发生。

“送策上门”与“应急帮扶”,解决实际困难。主动为有需求的运输个体户、工地、混凝土公司等提供合规装载指导及苫盖技巧示范。针对偶发轻微覆盖不严的车辆,可现场协助其快速整改,有效避免污染扩散,减少司机损失;对于重点点位,则督促企业和运输单位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第一时间完成清理工作。

向阳街道通过实施“源头严防、路面严管、服务暖心”的综合治理策略,辖区内的道路遗撒污染现象显著减少,路面洁净度大幅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执法队不仅担当起市容秩序的“守护者”角色,还积极致力于成为运输从业者合规运营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下一步,向阳街道综合执法队将继续深化“刚柔并济”的治理模式,积极探寻科技应用的新路径,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辖区道路环境治理朝着更精细化、更智能化、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致力于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整洁、安全、舒适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