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春风拂过房山,街巷里的每一处新景,都藏着民生温度,暖在百姓心头。聚焦群众“最急最难最愁最盼”,房山以实招补短板、用真情办实事,让平整的路、明亮的灯、缀满繁花的“微花园”,都成了幸福落地的印记。

“前几天还坑洼难行,这就平平整整了,真是解了大忧!”东风街道东里社区羊南小区的李阿姨,踩着新铺的柏油路面,眼角的笑意藏不住。羊南路是小区唯一的出入通道,可连续大雨冲刷加之上百车次碾压,路面早已“伤痕累累”——坑洼里积着黑泥水,居民出门得“踮脚跳”,雨天更是深一脚浅一脚,稍不注意就溅满身泥。

不等居民开口,东风街道已将这条路的修缮列进“小事马上办”清单。工作人员带着施工队一遍遍丈量勘查,量身定制“修复方案”;施工时,大家守在现场盯质量、调进度,既要沥青铺得匀、边角修得齐,又要赶在早晚高峰前收工,尽量不扰居民日常。

如今再走羊南路,黑色柏油平顺如镜,两侧树木伸展着新叶,那条曾让人皱眉的“烦心路”,真成了稳稳当当的“暖心路”。

“以前黑灯瞎火,遛弯怕绊倒,孩子上下学揪着心。现在路灯一亮,心里敞亮!”江村李大爷望着村东头新亮起来的路灯,语气里满是满足。为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题,良乡镇把装路灯列入创城民生清单,镇平安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一杆杆银灰色灯柱很快立了起来。

远远望去,灯光串珠成链,不仅照亮了坑洼的村路,更在夜色里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让晚归的人、嬉闹的娃,都多了份踏实。

而在羊二社区的楼群间,藏着更动人的惊喜。曾经堆着杂物的闲置空地,如今成了缀满繁花的“微花园”。“晚饭过后,带着娃在花丛里转转,闻着花香就忘了累。”居民小狄笑着说。

自创建以来,社区工作者带着志愿者边学边干,用三年时间把零星杂草侍弄成三季有花的景致:春有月季攀篱,夏有硫磺菊铺地,秋有菊花傲霜。

孩子们沿着踏步石穿梭其间,在比人高的花丛里认识“巨无霸”象耳芋,听阿姨们讲牡丹与芍药的区别,这方小天地,悄悄成了最生动的科普课堂。

从脚下的路到头顶的灯,从街角的花到心头的暖,创城带来的变化,让“幸福”二字稳稳落了地。接下来,房山还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攒聚各方力量,让文明创建不止于“创”,更在于“常”,让街巷里的温暖,岁岁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