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上午,房山区西潞街道温馨家园“好邻居”开展以“巧板承古意,温情暖人心”为主题的七夕乞巧特色活动。志愿者与工作人员通力协作,通过视频讲解传统、创意拼搭七巧板的形式,带领残障人士沉浸式体验七夕文化魅力,在互动中收获满满快乐。
活动中,屏幕播放的七夕主题短片,成为开启传统文化之旅的钥匙。短片中,古代女子“穿针乞巧”“拜织女”“制作巧果”的传统场景鲜活呈现,同时穿插现代人们以互助、陪伴庆祝七夕的温暖片段。残障朋友们专注观看,眼神随画面流转,看到热闹的穿针乞巧场景时,有人轻声与身边伙伴交流;听到鹊桥传说的旁白时,不少人露出认真神情,在光影中感受古今七夕的独特韵味。
随后的七巧板拼搭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工作人员为每位残障朋友分发彩色七巧板,电视屏幕同步展示“行礼君子”“古典美人”“守株待兔”“鹬蚌相争”等参考图样。工作人员手持样板现场示范后,残障朋友们纷纷动手尝试。大家神情专注,有的指尖轻调板块角度,力求让“衣袖”弧度更自然;有的在志愿者协助下,用平行四边形拼出飘逸裙摆。活动室内,板块碰撞的轻响与细碎笑语交织,格外温馨。遇到拼搭难题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俯身耐心指导,或与残障朋友共同琢磨调整,每一幅作品都在协作中慢慢成形。拼搭间隙,工作人员还结合“守株待兔”“鹬蚌相争”的图样,用通俗语言讲解故事寓意。比如:“就像在温馨家园里,大家互相帮忙、一起做事,彼此搭把手、一起出力,比起一个人独自硬扛,心里不仅更暖、更有滋味,还能把事做得更顺、更出彩”。这样朴实的话,一下子就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这些简单的话语引发大家共鸣,让七巧板拼搭不仅是动手体验,更多了一层成长的温度。
此次活动让传统文化告别“纸上谈兵”,以七巧板为创意载体,既让残障人士深度感受七夕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在动手与互动中传递温暖、收获快乐。西潞街道温馨家园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传统节日内涵,以更贴心、更接地气的活动形式,让文化暖意常伴残障人士左右,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