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海淀区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朗诵、摄影决赛”在中关村学院东王庄校区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朗诵决赛最终角逐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这标志着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六大项目决赛完毕。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关村学院、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承办。

朗诵、摄影展现海淀人才荟萃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是海淀区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朗诵决赛上的一幕。《不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月光下的中国》《娘您别忘了我》……一首首诗、一篇篇词——通过参赛朗诵者一段段或细腻、或铿锵的声音,诉说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本届朗诵比赛主题是“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58名选手最终进入朗诵决赛,选手中既近80岁的老诗人,也有懵懂的小学生。整整4小时的比赛,选手们紧紧围绕主题,用他们的一首首情深意切的作品“忆党史、感党恩、颂党情”。

本届摄影比赛的主题是“礼赞新时代展现新风貌”,共有69幅摄影作品参加决赛。决赛采取线上形式进行,各街镇中心校选送的参赛选手首先在线上提交参赛作品,然后决赛当天线上直播评选过程。决赛作品中既有展现新时代新风貌的《最美环卫工》、也有歌颂祖国美好河山的《沁园春。雪》、以及为藏区孩子们献爱心的《爱心捐赠》……展现了海淀居民多才多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书法、国画表达新时代文化的繁荣

11月8日,由中关村学院承办的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书法、国画比赛决赛也已经落幕。本届书法比赛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初赛、复赛,71名选手最终进入书法比赛决赛。

本届国画比赛的主题是“共绘中国梦奋进新征程”,61位选手参加决赛,参赛选手里既有9岁的儿童也有80余岁的老者。选手们通过绘画作品,弘扬中国书画文化,表达对新时代的赞美。

六大赛事全部进行完毕

据介绍,今年7月24日,举办“2023年海淀区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的通知下发,各街镇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积极响应,历经一个半月。

中关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办公室主任王雪松介绍,为把每一届文明市民艺术节打造成为普通百姓的快乐舞台和文明舞台。每一届都专门成立“艺术节组委会”,认真研究制定艺术节方案,精心组织筹划各项赛事工作。“通过举办艺术节,为海淀的群众搭建文化平台,让大家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促进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

目前,2023年第十四届文明市民艺术节6项比赛(朗诵、摄影、书法、国画、唱歌、舞蹈)已全部结束,闭幕式将于12月15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