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社区邻里间的互动交流,营造人人学习的氛围,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生机勃勃的社区环境,海淀区燕园街道于近日首次开设“社区能人微课堂”。

在蔚秀园社区“社区能人微课堂”现场,作为中国科学院老年人大学布艺班讲师吴秀芹,正在跟社区居民分享手工制作的技巧,一根普普通通的针,几团颜色各异的线,经过她的巧手弯折穿梭、扭转缠绕,将玩偶、杯垫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物品,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艺术品,不仅钩织出了手艺人的缤纷世界,更展示出了手艺人的独具匠心。

参加活动的居民认真听、仔细学,争先上手实践,一边编织一边互相交流,分享编织经验,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件件成品摆在眼前。蔚秀园社区居民杨友麟说:“平时有时间就在社区里学点编织刺绣,在充分体验手工编织的成就感和完成作品喜悦感的同时,加深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做完的工艺品还可以点缀在家里,特别好。”

据了解,“社区能人微课堂”是燕园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新举办的特色品牌活动之一。“微课堂”邀请各社区在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文化娱乐、手工制作等领域的行家里手和本土能人作为“特约讲师”,通过短小精悍的公益讲座形式,在社区活动室里开展以社区能人互动交流为主导的培训活动,帮助居民增长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微课堂”强调由居民“身边的人”讲述居民“身边的事”,营造社区大家庭“互帮、互助、互学”氛围,旨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燕园街道‘社区能人微课堂’第1讲至第4讲,主题聚焦于志愿服务、为老服务、手工制作、合唱技巧、社区社会组织团队建设等,邀请了畅春园、蔚秀园、燕北园、燕东园的9位社区能人作为特约讲师在相应4个社区的活动室进行了主题分享,150名社区居民参加了本次活动。”燕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姜晓刚介绍,“燕园街道始终坚持把‘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围绕‘文化惠民’持续激发社区文化活力,在日常‘能人’挖掘、组织基础上,与居民需求相链接,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等服务,树立以‘艺、新、和、乐’的文化服务品牌。”

下一步,燕园街道将持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微课堂活动平台,着力挖掘能人、培养队伍、服务居民,持续发挥“能人效应”,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引导居民关心社区、爱护社区、建设社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治能力,推动燕园社区创新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建设“大美燕园”和谐社区作出更大贡献。(海淀报 记者 李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