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助餐服务,是社区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海淀区海淀街道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发展老年餐桌、社区助餐点等服务设施,使老年人尽享晚年的幸福“食”光。

近日,海淀街道又有两家养老助餐点正式面向居民开门营业,让社区老年人在这里享受到“家的味道”。

这里的餐食营养又美味

“阿姨今天想吃点什么呀?”“叔叔,咱们今天有鱼香肉丝、荷塘小炒,还有新蒸出来的玉米面馒头,您尝尝?”3月22日中午11点半,碧水云天助餐点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队,来这儿的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带着饭盒来打饭,这里已经俨然成为了居民家门口的食堂。

“以前中午都是我给家里老人做饭,时间特别紧张,现在从助餐点买了带回去,稍微热热就够一家人吃了,不仅种类多还快,特别省心。”在助餐点刚刚购买了午餐的高女士说。“我和老伴平时在家很‘头疼’做饭,做多了怕剩下,吃饭就好像为了完成任务,现在在助餐点买了菜回去,不仅不重样,顿顿还都能吃新鲜的饭菜,方便又安心。”社区居民赵大爷说道。

据碧水云天助餐点负责人介绍,为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就餐需求,助餐点每天都会为居民提供不同的菜谱,保证至少七八个菜,且都有大小份选择,价格也比市场价便宜一些。同时,还会贴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每天提供一些红薯、玉米、蒸饺等他们喜欢的主食。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助餐服务水平,解决老年人用餐不便的问题,目前,社区助餐点正在筹备上线“网上订餐”服务,居民可在前一天看到次日的菜谱,下单预定,当天直接取货。同时,针对辖区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还计划发动志愿者等为他们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我们准备和餐饮公司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并发动社区志愿者,共同保证辖区重点老年人群的用餐。”碧水云天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下趟楼就能吃上饭

“助餐点就在楼下,下趟楼就吃上饭了,味道好还不贵。”近日,家住万泉庄南社区的居民白叔叔体验后说道。“我们社区的助餐点位于小区中心位置的文化活动中心,方便各楼栋居民前往。餐饮机构以老年餐为标准,烹饪菜品少油少盐,7种热菜荤素搭配,5种主食一应俱全,健康营养,方便安心。”万泉庄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来一份香菇蒸滑鸡、一份红烧豆腐,家里还有昨天的剩米饭,我们老两口午饭就解决了。”居民李叔叔一边说着一边将饭盒递给工作人员。李叔叔表示,助餐点虽然不大,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很大便利,每天提供丰富的菜品和老人们喜欢的各种面点。营养美味,荤素搭配,解决了大家吃饭的大问题。

“在餐食形式上,我们提供了一荤一素、两荤一素、两荤两素及小炒等受欢迎的形式,居民可通过现金、手机支付、养老助残卡支付。目前每天能接待50多位前来买饭的居民。”助餐点工作人员介绍。

“孩子今天看着助餐点新上的面包还不错,我们买了午餐正好也带一个回家尝尝。”李女士拎着刚刚选购好的午餐说道。为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的就餐需求,助餐点还会经常“上线”一些新品面包、甜品等食品,新鲜又健康。在传统节日期间,还会推出粽子、腊八粥等特色食品,为老年人营造满满的“仪式感”。

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络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做饭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自己做饭力不从心,每天出去吃花销太大,点外卖又相对困难,社区的老年人时常会为一日三餐操心,高龄、失独、空巢、孤寡老人的就餐就更困难了。

海淀街道市民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近年来,海淀街道通过以点带面、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对辖区、周边老年群体就餐意愿、就餐需求、困难类型进行全面摸排,聚焦难题,倾听民意,积极推进社区助餐点等服务设施建设。

“接下来,街道将紧盯老年人的饮食需求,持续提升饭菜品质,做好老年人用餐服务工作。”海淀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海淀街道已建设养老助餐点13处,今年,计划发展社会餐饮14家,新建养老助餐点4处,并对已有的养老助餐点进行改造提升,努力实现辖区社区助餐点全覆盖,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热乎的饭菜。

据介绍,海淀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养老助餐服务规范,加强养老助餐服务监管,努力将“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升为“五分钟”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