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包两层!”“我包三到五层!”“十层以上我们负责!”今年3月的一场“包楼道清洁”志愿服务活动议事会在网上召开,海淀区曙光街道晨月园社区的青少年们在线上忙着分工,扫楼道、擦墙面……随着一条条消息的跳出,任务很快被领完。线上活跃,线下同样热火朝天,领到任务的社区青少年们便迫不及待地忙碌起来了。
为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晨月园社区积极运用“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调动和汇集来自社区的每一份力量,逐步形成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包楼道清洁”就是晨月园社区今年新组建的“月芽”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实施的“月芽成长项目”志愿服务活动之一。
引导青少年当好家园“主人翁” “月芽”应运而生
人人都是社区建设者,为了调动社区的每一份力量,晨月园社区做了相关统计,社区6至18岁青少年占社区总人口比例很大。作为社区的新生代,他们也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共商共议必须有他们的声音。自2018年起,晨月园社区加强了对原有社区青少年微信群的管理,基于不同年龄段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活动。随着活动组织的完善和活动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主动加入,微信群成员从200人左右增加到600余人,志愿服务团队初具雏形。
家长智囊团来了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如何设计出更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精品社区活动?今年1月,社区根据前期志愿服务活动,邀请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的青少年家长一同组建家长智囊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筹划、组织和宣传。“咱们社区是晨月园,不如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就叫做‘月芽’吧。”经过家长智囊团的商议,青少年志愿服务队有了自己的名字——月芽。
晨月园社区组织开展的“包楼道清洁”志愿服务活动一发布,就得到了社区青少年们的积极响应。两周时间,已有50余名青少年参加。大家积极认领任务,和小伙伴一起将对应楼层的楼道墙面、地面及电梯门一一擦拭干净,并清除了张贴的小广告。周日,小李同学起了个大早,他决定利用半天时间把电梯打扫干净,他左手拿一块干抹布,右手一块湿抹布,先用湿抹布擦第一遍,再用干抹布擦第二遍,电梯门变的干干净净。
赵同学和张同学住同楼层,本是邻居的他俩也领到了任务,为了提高效率,两个人商量一起配合干,你拖地我擦墙,忙的不亦乐乎。居民孙女士出门看着楼道焕然一新的环境,赞不绝口,“楼道瓷砖墙面都能照出影儿来,真没想到孩子们做的这么好,他们太棒了!”
“‘包楼道清洁’是社区‘月芽成长项目’志愿服务中一项活动。社区一直期望能培育孵化出一个能够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志愿者团队,今年通过‘大家商量着办’机制共商共议,新组建‘月芽’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同时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又进一步链接家长资源,家长智囊团就应运而生了。”晨月园社区负责人介绍说。
“月芽成长项目”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
为将社区志愿服务与学校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晨月园社区通过“月芽成长项目”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在家长智囊团的帮助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充实活动内容,如组织开展家园清洁日、公益市集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社区公共图书室空间搭建“一平米阅读角”,动员青少年轮值担任图书管理员,让青少年在参与社区事务的同时锻炼自身能力,带动社区共治氛围,弘扬文明新风,推动社区青少年成为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力量,实现了“月芽”成长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感觉自己得到了锻炼,动手能力增强了,作为小区的一份子,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想法,为我们生活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王文初同学说道。
“通过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这种形式,引导他们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社区建设,发挥社区‘主人翁’的作用,同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也让我们家长一起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共同为小区发展出谋划策。”王文初同学的家长说。
“月芽成长项目”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这是晨月园社区一次有益的实践,培养了青少年参与、发现、实践的能力,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积极性,助力社区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接下来,曙光街道将充分发挥“大家商量着办”机制作用,整合各类资源,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大家商量着办”机制不断发挥它的动能和活力,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