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5月26日,京西御稻插秧节走进北坞公园,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春耕插秧,市民朋友们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感受着传统农耕文化与三山五园文化的曼妙结合。海淀区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程毅介绍:“插秧是春耕的开始,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插秧节活动为游客创造一个与大自然深度接触的机会,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就感。”
插秧节现场,游客都乐此不疲地在稻田中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欢乐时光。大家卷起裤腿,手持秧苗,埋头弯腰,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秧苗一束束插在水田中。精心插秧,种下希望,在实践活动中深入地了解农耕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今天是我第一次插秧,看着水很浅,一踩进去脚就拔不出来啦。”脸上沾着小泥点,把一棵棵秧苗插入水中的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的张依洋同学说道,“和在教室里的感受完全不同,很喜欢,明年我还参加。”
据悉,清康熙年间,稻田已分布在六郎庄、北坞、功德寺、青龙桥、海淀一带。由于六郎庄、北坞一代的灌溉水源自玉泉山泉水,水质清澈,灌浇出的水稻米粒饱满光润,蒸饭有黏性,熬粥呈茶绿色,享有“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的美誉,被指定为专供“御米”。京西稻种植历史悠久,承载着稻作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体现着三山五园的稻作文化景观。近年来,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对三山五园区域“京西稻田”的风貌进行了恢复,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体验春耕的场所,又能更广泛地传承和保护京西稻文化。
海淀区插秧节以京西稻为载体、以插秧为主要活动内容,传承和弘扬三山五园、京西稻及农耕文化。北坞公园主会场内设置京西稻文化展览、插秧等活动区域。京西稻文化展览,呈现京西稻诗词、京西稻发展沿革、京西稻历史留痕、重要成就、京西稻耕作技术等。现今,京西稻不仅仅是公园布景,更是海淀区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本次插秧节现场,“移动商铺”在北坞公园首次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咖啡、茶饮、轻食一应俱全,休闲与美食以更加潮流的形式走进公园,为市民游客在都市的“快”节奏里,找到适合自己慢下来的独特方式。
此次插秧节在海淀区北坞公园开展的同时,海淀公园设置分会场,同步开展插秧活动。本次活动由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主办、海淀区公园管理中心承办、海淀区市政服务集团协办。
到京西御稻插秧节参与春耕,听京西稻故事,了解京西稻主要品种和耕种技术,体验一分耕耘,播种希望的快乐。赏析京西稻的古今诗词,一片稻田,一缕乡愁,在京西御稻插秧节感受智慧与心灵的碰撞。小桥流水、田园交错,在宛若江南的北坞公园赴一场插秧节的约会。一园一花田,一步一画卷;一杯咖啡,一份恬静,是今夏周末最好的打开方式。区园林绿化局正在不断探索公园运营新模式,完善公园配套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助力花园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