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推出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光合计划”在北京举办“光合护苗、为爱织网”主题启动仪式。

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光合计划”目前共有14家成员单位,分别是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海淀区法院、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海淀区司法局、海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海淀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网民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抖音、快手、百度、腾讯、新浪,覆盖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互联网行业组织、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多方。

据海淀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第七检察部)主任丁轶鸣介绍,“光合计划”将推动涉未成年人网络案件协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助力平台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宣传和网络素养培育,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格局。

“‘光合计划’是海淀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又一次重大升级,各方力量实现进一步融合,,将充分释放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更大效能。”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姜淑珍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各成员单位可以在合作中求“实”、求“新”、求“善”,在延续海淀保护未成年人各项成熟机制做法的基础上,以更畅通的协作、更充分的资源共享,不断拓宽科技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新路径、新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表示,“光合计划”充分利用海淀区位优势,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施为契机,将多方力量聚合起来,为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撑起保护网,对全国开展网络保护工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保护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网络综合保护机制完善,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键在于优化网络环境与提升网络素养,前者有赖于严格的司法、有力的监督、高效的线索移送、安全的数据保障、健全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后者要依托于普法宣传、技术升级与行业自律。”海淀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主任程培衡强调,“光合计划”需要明确定位与目标,延展保护范围、拓宽目标群体,充分利用海淀区教育、科技、人才区位优势,坚持首善标准,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海淀经验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

活动中,抖音、快手等平台相关负责人承诺,将深度参与“光合计划”各项工作,加强与司法机关等相关单位的交流,充分发挥平台的技术功能与影响力,优化短视频内容审核流程,持续促进未成年人内容友好生态建设,深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