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街道把‘开墙透绿’工作做得特别好,我们小区外墙与外面贯通了,非常美观。来学校接我外孙时,看到他们学校外墙也做了通透的围栏,可以看着我的小外孙下学了。”说到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墙体的变化,接孩子放学的李大爷介绍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为进一步扩大街区公共空间规模,提升城市品质,今年以来,八里庄街道全面推进“开墙透绿”工作,打造绿色、宜居的街巷环境。于日前完成“开墙透绿”改造的北京市盲人学校,也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位于八里庄街道的北京市盲人学校创建于187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东侧沿五路居南街原来是一整面高度近3米的实体围墙,来来往往路过这里的人们或许很难想到,这围墙的背后竟然有一所150年悠久历史的独特学校。

在推进北京市盲人学校东墙“开墙透绿”过程中,因涉及到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及隐私等问题,街道充分发挥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在校园安全、学校隐私、施工对学校的影响等方面与学校共同协商,多轮对接方案,结合校园北侧围墙样式,设置通透式围栏,使改造后的围栏色调风格一致,并在围栏周边设置绿化,在学校与道路之间形成缓冲区域,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经过改造,高高的围墙变成了通透的栅栏,校园美景与城市街景充分融合。透过围栏,人们可以欣赏到校园建筑之美,看到学校创始人穆·威廉的雕像,了解到“求知明理仁爱自强”的校训,感受到北京市盲人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

为避免围墙改造施工对学校日常教学产生影响,施工在假期进行,为保障施工安全、秩序整洁,施工区域设置围挡进行隔离,并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做好施工计划安排与导行措施,降低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及出行的影响。

“八里庄街道不仅对学校周边进行了‘开墙透绿’,还以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违建拆除、小片平房区改造等为契机,对恩济庄82号院、六一小学、恩济西园、首都师范大学、首师大家属院、恩济庄61号院平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亮甲东校区、玫瑰御园小区等点位进行‘开墙透绿’,累计改造长度达1181米。”八里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王瑾介绍。下一步,八里庄街道将继续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开墙透绿”工作,持续实现辖区公共空间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完美融合,真正做到让葱郁绿色“穿墙而过”,让居民生活“见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