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切实保障外送校园餐的食品安全,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模式,采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8家校园餐配送企业展开全面覆盖检查,进一步提升校园餐监管力度。

上午,校园餐配送企业里一片忙碌景象。清炒时蔬、三色虾仁、饺子、米饭等各类餐食刚出锅,师傅们便熟练地将它们整齐叠放在崭新的保温箱内。在北京得福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法人员进行了细致检查,涵盖环境卫生、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储存、食品留样、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培训等多个关键环节。同时,执法人员要求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确保责任到人、风险可控。

针对校园餐配送环节多、链条长的特点,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学生餐配送过程中的车辆卫生状况和温控设施运行情况,并对出锅餐品的中心温度进行测量。现场,执法人员特别提醒企业,要认真做好每锅成品出锅温度的记录工作,严格控制时间,确保成品从出锅到学生食用不超过2个小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严格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规范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全程把控出餐、分餐、运输等环节,全力保障学生吃上新鲜、安全的热乎饭。”

校园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过程把控。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结合校园餐配送路程远近、用餐学生年龄层次、人数规模以及营养膳食要求等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指导。要求企业严格遵循餐饮服务操作规范,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餐食菜量,减少原料浪费;同时,进一步加强分餐和配送环节的管理,全方位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

据了解,海淀区目前共有8家校园餐配送企业为80余所学校提供校园餐供应服务。如何能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既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又守好校园餐食品安全关?今年,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强化“非现场检查”工作模式,通过视频线上巡查的方式对校园餐配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此方法,既能清晰地看到企业的加工操作全过程,又实现了对校园餐配送企业的全方位监管,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全程透明、可视化,让食品安全在“阳光”下运行。

“此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校园餐配送企业,目的是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让学生吃上安心、可口的饭菜。”执法人员表示。

一餐一饭系成长,一筷一勺见安全。未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将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持续加大对校园餐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为海淀师生营造更加安全、健康、营养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