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双榆树消防救援站近日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38年来,该站年均出警1500余次,成为城市安全的“守护者”。通过创新“三员一队”机制,每月为社区孤寡老人理发、打扫卫生;“防消联勤”模式为76名独居老人建立“安全档案”;在救援中,“三员五组、四站联站”模式将接警时间缩短至30秒……这支队伍以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专业与温情守护万家灯火。

38年,年均出警1500余次,累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5万余起——这是海淀区双榆树消防救援站交出的“安全答卷”。近日,这支队伍荣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称号。从火场逆行到社区服务,从“三员一队”到“防消联勤”,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火焰蓝”的使命与担当。

厚植为民情怀擦亮“三员一队”服务品牌

“大爷,这份消防安全手册您收好!”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双榆树消防救援站小型站蒋运波站长带着“爱民助民服务队”走进友谊社区。他们穿上“三员一队”三色马甲,一边分发手册,一边排查楼道堆物和消防设施。居民刘大姐感慨:“他们每月都来,剪头发、陪聊天,真是咱居民的‘安全管家’!”

自创新推出“消防安全宣传员、火灾隐患巡查员、灭火救援战斗员+爱民助民服务队”的“三员一队”工作机制以来,双榆树消防救援站消防员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每个角落,特别是每月28日的爱民助民服务日,消防员们定期会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理发、打扫卫生,他们的剪发手艺备受居民称赞,是双榆树消防救援站“三员一队”品牌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多年来,这支队伍累计解决老人生活困难500余件,整改隐患3700余处,更在一次次弯腰扫地、一句句家常闲谈中,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

“我们的服务项目有八类,从孤寡关怀、隐患清查到垃圾分类引导,覆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双榆树消防救援站指导员谢飞如数家珍地介绍站里的日常便民服务:在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等学校的“消防公益课堂”上,消防员讲解逃生技巧;联合街道成立“蓝焰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带动500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这些场景,正是“支部牵动一盘棋、支委示范一面旗、党员凝聚一条心”党建模式的生动写照。

“防消联勤”织密安全网筑牢民生“防火墙”

深夜,双榆树消防救援站的巡逻车会悄然驶过背街小巷。车顶警灯静默闪烁,消防员们一边排查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隐患,一边随时响应群众求助。“夜间亮灯巡查”机制运行以来,这份“温柔坚守”让居民倍感安心。“路过小卖部时,常有群众塞给我们矿泉水,说‘你们辛苦了’。”灭火救援一班副班长谢万亿说,“看到万家灯火平安,一切都值得。”

防患于未然,更需精准施策。消防站为辖区76名独居老人建立“安全档案”,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760个,记录病史、隐患点及紧急联系人。2023年寒冬,84岁的独居老人张奶奶家中水管冻裂,积水漫至膝盖。抢险车班长钟卓恒跪在冰水中赤手疏通40分钟,双手冻得通红,却安慰老人:“您就当多了个儿子!”这样的暖心故事,仅是“防消联勤”工作的缩影。

2023年夏季,学院路一老旧小区突发火情,独居老人陈大爷因中风无法逃生。得益于“防消联勤”工作建立的日常“安全档案”,双榆树消防救援站通信保障班班长张慕珂和队友仅用3分钟破窗,从浓烟中精准定位卧室,成功将其救出。“多亏你们每周检查,烟感器一响我就按培训的方法躲进卫生间!”陈大爷连连致谢。

据统计,通过“防消联勤”机制,辖区火灾发生率下降42%,累计整改隐患3070处。“我们结合防消联勤、消校合作、周末消防进社区、夜间亮灯巡查等工作,切实打通防火灭火‘最后一公里’。”谢飞表示,“防”与“灭”的双向奔赴,让安全防线坚不可摧。

“三员五组、四站联站” 淬炼救援尖兵

“随着营区警铃声骤然响起,用时30秒,出动!”一天,阳光小区某单元楼火势冲天,双榆树消防救援站接警后,迅速抵达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三员五组”迅速展开:迅速而有序地铺设水带,手持高压水枪突入火场,搜救组深入浓烟寻找被困者……特勤分队二班班长胡傲和队友凭借日常“防消联勤”中对楼栋结构的熟悉,多次深入火场,最终成功救出两位被困的老人和一名啼哭的小孩。居民含泪致谢时,消防员的回答铿锵有力:“救民于危难,是我们的天职!”

这套全国推广的“三员五组、四站联站”模式,是双榆树消防救援站针对救援痛点创新的成果。通过细化指挥、破拆、掩护、搜救、保障五组,并与周边消防站联动响应,接警时间从45秒缩短至30秒,年均处置火警1500余起。作为全市地下建筑灭火专业队,他们曾在地下27米隧道铺设300米水带干线,创下“首个地下建筑灭火操法”。

新时代的“火焰蓝”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在双榆树消防救援站荣誉室,谢飞指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娓娓道来,自1986年建站以来,38年来双榆树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4名指战员在重大任务中火线入党,30名党员签订《为民服务承诺书》,与12名孤寡老人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8年接力资助4名贫困学生……

“如今,这支队伍将雷锋精神融入血脉——缩短的是接警时间,延长的是服务半径;创新的是作战模式,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信念。”谢飞表示,消防救援的职责本就是“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这与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高度一致。

蓝衣为甲何惧险,烈火敢闯真英雄。寻常巷陌勤奔走,春风化雨润无声。烈火中,他们以专业和勇气守护生命;烟火里,他们用温情与奉献温暖人心。双榆树消防救援站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火焰蓝”,让雷锋精神永远炽热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