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海淀区清河地区中学生参与文明城区建设的积极性,近日,农业农村部党校团委联合清河街道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了“大手拉小手”交通路口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15位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化身“文明小使者”,让我们来看看他们表现如何吧!

经过“岗”前培训,学生志愿者身穿志愿服务马甲、手持文明引导旗,在清河街道繁忙的交通路口对非机动车逆行、越线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在与居民的互动中,耐心地解释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帮助大家树立文明出行的意识。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文明引导志愿活动,虽然心里紧张,但也体会到了文明引导员的辛苦。我会及时提醒因赶时间闯红灯的人,他们表示理解,我觉得这是文明行为的一种体现。”学生志愿者朱嘉怡分享道。

学生志愿者丁嘉禾说:“我不是第一次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与上次相比,自己动作更加娴熟自如。能够为公共秩序和交通疏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非常有成就感,希望将这次经历分享给周围的同学,增强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志愿者徐嘉佑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文明引导志愿活动,感到既新鲜又充满挑战。起初有些紧张,但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希望能从我做起,带动更多人关注交通安全,让文明出行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文明引导员、学生志愿指导者张路平表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交通安全无小事,通过温和引导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他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做得非常好,没想到他们这么认真!”

在这次活动中,家长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一位家长表示,很高兴看到孩子们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他们不仅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能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骄傲。

学校也充分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3月学雷锋月”期间,组织了多场志愿服务活动。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晓军介绍,学生们不仅参与了文明引导,还参与了很多类似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在清河体育公园帮助清理健身器材和捡拾垃圾,进一步践行文明行为。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次,农业农村部党校团委与清河街道、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联合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文明行为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活动,市民会逐渐意识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文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