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区曙光街道世纪城西区社区,一支由离退休老党员组成的“为霞满天”先锋队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的治理生态。83岁的“张爷爷”用红色故事滋养青少年心灵,“银龄互助”帮扶圈让独居老人感受邻里温情,“爱心猫站”的诞生则见证了老党员巧解社区难题的智慧。这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银发先锋”,以“退休不褪色”的坚守,正在社区书写最动人的“夕阳答卷”。
在曙光街道世纪城西区社区,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38位平均年龄73岁的老党员组成的“为霞满天”先锋队,多年来,他们用热情担当社区治理“智囊团”“连心桥”,温暖着整个社区。
“张爷爷讲故事”滋养青少年心灵
在世纪城西区社区主题读书会活动现场,83岁的老党员张振基开启了“红色讲堂”,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十多个孩子仰着小脸围坐在桌旁认真地听着。
“张老师可是我们社区的‘大明星’。”世纪城西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斌指着满墙的活动照片介绍,依托“为霞满天”老党员先锋队,社区从去年暑假推出“张爷爷讲故事”系列读书会,现已成为特色活动。
世纪城西区社区下辖3个小区,面积0.4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过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30%,老龄化特征明显。“盘活老年群体资源优势,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重要课题。‘为霞满天’老党员先锋队就是以‘银龄先锋’概念,将离退休的老党员吸纳进来,形成一支先锋队伍。”郭斌介绍,“像‘张爷爷讲故事’就是我们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
83岁的老党员张振基是“张爷爷讲故事”系列读书会的主讲人。他常说:“读书不仅是为了点亮自己的心灵,更要像火炬一样照亮他人。”面对社区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要让孩子们坐得住、听得进、感兴趣,关键在于选题要生动有趣。
社区党委还积极探索“1+3+N”联动体系,即通过1个红色课堂、3项技能提升、N个实践平台,为老党员定期开展专题学习、开设实务课程、设立实践岗位,让“党建带群建、引领促治理”的良性互动格局在社区内逐步形成。
“2+1”帮扶圈里的温情接力
在“护苗”成长的同时,老党员先锋队还用心编织了一张暖心助老网。“宋老师,给您拿包子来了,牛肉馅的,您快尝尝。”正午时分,孙庆祝和老伴儿杜丽华拎着还冒着热气的饭盒,轻轻叩响了90岁独居老人宋爱华的家门。老人颤巍巍起身相迎时,蒸腾的香气已在简朴的客厅里弥漫开来。
“我们以‘党建+银龄互助’为理念,创建了银龄共话‘2+1’帮扶机制,倡导‘小老’志愿者为‘老老’人群提供支持与帮助。”郭斌介绍,在这个充满温情的“2+1”互助圈里,老党员先锋队的队员们也带头当起了“银龄使者”,与社区高龄、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结成帮扶对子。
“在结对过程中,我们会优先考虑邻近住户,并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社区党委副书记唐晓俊说,依托“2+1”帮扶机制建立的“需求-服务”双清单涵盖了生活代办、送医买药、心理疏导、买菜做饭、外出接送等多样化内容。帮扶对子也从最初的5对扩展到如今的27对。
“这份温暖的传递,让曾经受助的老人也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形成了爱的循环。”郭斌说,78岁的刁丽珠就是一位温暖的传递者。2020年,经历了一场重病后,她搬进了世纪城西区社区。社区党委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特意安排她与热心居民唐洁和赵桂珍结成了帮扶对子。由于刁丽珠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唐洁和赵桂珍总是轮流陪同,不仅帮忙挂号取药,还经常陪老人聊天解闷。“刁老师,明天我陪您去医院复查,完事直接来我家吃饭,我炖了您最爱喝的山药排骨汤。”这份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的邻里关怀,不仅温暖了刁丽珠的康复路,也点燃了她助人的心。
今年80多岁的徐灵芝与40多岁的雷翠薇是一对残疾母女,外出都靠轮椅。每逢阴雨天,刁丽珠提着菜篮赶来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雨天她们出门不便,顺带手的事,邻里间就该这样。”刁丽珠的话语里,藏着最动人的善意。这样“以老助老”的情谊,吸引了更多的居民投身到社区巡逻、矛盾调解等事务中来。
当好社区治理“智囊团”“连心桥”
老党员先锋队不仅是社区“先锋岗”、邻里“暖心人”,更是基层治理的“智囊团”和“连心桥”。在社区一隅,一个由防腐木搭建的小屋引人注目。小屋外立面加装了绿色防水草皮,屋顶斜顶排水,位置兼顾隐蔽性与通风性,旁边还贴有“定时投喂、及时清理”的标识。
“这是我们社区设立的标准化‘爱心猫站’。”郭斌介绍。原来,社区曾有爱猫人士自发搭建了21处纸箱猫窝,风吹日晒久了“避风港”却成了卫生死角。社区党委随即启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微信群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并形成了“减少点位、规范喂养、建立巡查”三项管理共识。“但初期与爱猫人士沟通效果不佳。”郭斌说,“关键时刻,老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都是街里街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什么事儿不能坐下来好好说呢?所以我就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当起了这个‘和事佬’。”老党员先锋队队员张增钧指着“爱心猫站”说,“每天巡逻经过这里,我就特意放慢脚步,等爱猫的邻居们来喂猫时,趁机聊上几句,就这样,一点一滴真诚交流,让对立变成了理解。”经过多轮意见征询讨论,最终《世纪城西区社区流浪猫窝规范管理居民公约》正式出台。
“幸福在哪里?她在温馨的聊天中,她在‘2+1’的帮扶里,幸福就在这西区的大家庭里……”在社区聊天室内,老党员先锋队的队员与老人们正深情合唱着社区之歌《幸福在哪里》。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洒落在他们饱经风霜却神采奕奕的面庞上,也映照着身后那块“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的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