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用过的餐巾纸却是其他垃圾,这分类学问真不小!”在海淀区田村路街道玉泉嘉园社区的活动现场,居民李阿姨拿着垃圾分类指南,认真地向志愿者请教。近期,为响应国家垃圾分类政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田村路街道联合多社区、物业等力量,开展了以“厨余分一分,生活美十分”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旨在让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活动中,各社区精准对接不同年龄层居民需求,广泛邀请老人、儿童共同参与,让垃圾分类知识覆盖家庭每个成员。半壁店第二社区的广场上,“垃圾分类小课堂”生动开讲: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解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的区分标准,通过趣味问答、图片对比等互动形式强化记忆。不少老人用手机拍下分类指南,计划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学习。

针对辖区餐饮商户,瑞和园社区创新宣传模式,以“垃圾分类小游戏”提升参与度。工作人员设计“垃圾投篮”“分类大转盘”等趣味环节,让商户们在轻松互动中掌握厨余垃圾分类及处理规范。“以前觉得厨余垃圾处理就是‘随手分一分’,没意识到有这么多规范和细节。”一家餐馆负责人表示,“今后会严格按标准分类处理,为环保尽一份力。”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不仅让居民系统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更使其深刻感受到政策惠民的温度——从环境改善到生活品质提升,每一项举措都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多方协同努力下,垃圾分类理念正逐步转化为全民行动,助力家园环境持续优化,让绿色和谐的生活图景在共建共享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