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阅兵仪式上,一支全部由女子组成的民兵方队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步伐整齐、身姿挺拔,以昂扬的姿态走过天安门。其中民兵方队副总教练员刘东洋以及民兵方队队员万紫怡、张航来自海淀,她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诠释着新时代女民兵的风采。
刘东洋女民兵方队的“硬核教练员”
“我住在海淀,也是海淀的居民。”刘东洋是民兵方队的副总教练员。此次阅兵从15个省份抽组民兵参阅,覆盖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面对队员们职业不同、队列基础各异、身体素质有别的情况,方队采取了分类别训练的方式。
“我们让经过全军统训的优秀教练员训练‘零基础’人员,由退役人员挑选优秀小教员帮带其他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帮助队员提升训练水平。”刘东洋说。尽管女性在身体条件、耐力和力量上不如男兵,但她们有着动作舒展、协调的优势。“我们主要在耐力和力量上增强训练科目,每天晚上都进行体能训练,而且在训练标准和时长上,我们和男兵一样,甚至要求自己比他们做得更好。”刘东洋坚定地表示。
在训练动作和规范上,方队秉持科学组训、方法创新的理念。“我们先单兵后整体,先分解后连贯,要求每个科目逐人过关,建立计划表和逐人过关表,人人打勾,合格了才能进入下一科目。”由于是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的阅兵,方队在面部表情训练上也颇费心思。“我们要求目光坚毅、坚定,面部表情从容不迫、威严凝重,动作要英姿飒爽、气势如虹,要充分展现中国新时代女民兵特有的勇气和担当。”刘东洋说道。
在训练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经历让刘东洋记忆深刻。七排面教练员崔霜训练时受伤,却坚持边治疗边组训。“她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非常强,轻伤不下火线,为了排面的整齐和方队的合成,坚持到了最后。”
从独特的抽组来源到科学的训练方法,从严格的训练标准到感人的队员故事,新时代女民兵们用行动诠释着忠诚与担当。正如刘东洋所说:“看到参阅女民兵们的表现,我为她们点赞,她们都是最棒的。”
万紫怡用笑容扛起“千斤重担”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也能在平凡中扛起‘千斤重担’。”今年25岁的万紫怡是民兵方队第一排面的队员,身高一米八一的她英姿飒爽,加上爱笑的性格,让人过目难忘。
万紫怡现在是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名司法警察。大三那年,她参军入伍,穿上“空军蓝”,成为一名空军通信兵。退伍后,她换上“警察蓝”,成为了一名司法警察。
刚入方队训练时,“正步踢到标准线”成了万紫怡为之努力的事。“虽然我从小练舞蹈,但为达到‘米秒不差’的目标,我开始琢磨如何把舞蹈的‘柔’融入军姿的‘刚’。”万紫怡介绍道,于是自创了“三微训练法”,即微调呼吸,用舞蹈的腹式呼吸控制步频,让动作更流畅;微控肌肉,以舞蹈训练中对肌肉的控制与记忆,增强队列动作的稳定性;微开柔韧,将舞蹈的软开度训练融入队列,使动作造型更完美。
训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万紫怡脚踝肿得像馒头,脚底的水泡磨破了又结痂,跟腱炎发作时每走一步都钻心疼,一次意外摔伤后左臂无法动弹,但从未想过放弃。“每每想起洪湖女民兵带着孩子冲锋的模样,想起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用身体护航标灯的坚守,自己这点痛算什么?”万紫怡坚定地说。
因为出色的表现,万紫怡曾被教练员放到了第一排面排头的位置,但由于步幅不稳,她又被调到了排二位置。“那天晚上,我躲在被子里掉了眼泪,辜负了大家的期待。”万紫怡回忆道,“但我很快就明白了,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站在巅峰,而是在低谷时依然能笑着攀登。”
于是,她积极调整心态,反复训练、虚心请教。训练之余,她还会给大家表演舞蹈,把苦累藏在舞步里,感染大家和她一样开怀大笑。她说,“爱笑”就是对苦累的温柔反击。
“能参加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是我的无上荣光。”万紫怡激动地说。当她身着作训服,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时,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张航青春在使命中绽放
张紫怡中国农业大学2024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她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多次参与仪仗司礼任务及重要表彰授勋活动。退役复学后,她成绩优异,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凭借出色的表现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
“当接到阅兵活动通知时,内心倍感振奋。”张航说,在选拔和训练过程中,她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刻苦训练、迎难而上。“身为一名受阅队员,那段汗水浇灌的岁月让我刻骨铭心。”张航回忆道,“我们日复一日锤炼每一个动作,只为能以最昂扬的姿态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然而,训练过程中,张航的外公突然离世了。“我选择参加阅兵,最初的愿望之一就是想让外公为我骄傲,希望他能亲眼看到我站在庄严的阅兵场上的样子。”张航眼眶泛红地说,“外公的离世让我心情格外沉重。”外公生前的嘱咐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很快她调整心态再出发。“每当训练感到疲惫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外公的话,于是我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凭借着这份信念,张航在训练中更加努力,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
9月3日,张航随着民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她内心无比激动、骄傲与自豪。“出发前,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用比平时更好的神态、更集中的注意力和更铿锵的步伐去标齐对正,不能出现一分一毫的差错,向世界和国人展示好新时代民兵的良好形象。”
参加完阅兵后,张航对民兵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时代的民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重要补充,更是连接军队与人民的重要桥梁。”张航坚定地表示,将把纪律性、执行力和爱国情,转化为学农兴农的使命担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