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好看、游戏有趣,还能学知识,这样的活动要多办。”日前,海淀区花园路街道晴冬园社区中心广场热闹非凡,居民李阿姨一边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一边为街道举办的“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讲活动点赞。这场融合文艺表演、趣味游戏、旧物回收和入户宣传的沉浸式活动,吸引数百名居民踊跃参与,让垃圾分类从“口头理念”变为“身边行动”。
活动在悠扬的二胡曲《梨花颂》中拉开帷幕。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红权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以文艺为纽带,旨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分类知识,营造“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社区氛围。舞台上,晴冬园、迎春园等社区的文艺骨干轮番登场,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太极扇表演等节目巧妙融入分类知识,赢得阵阵掌声。穿插其中的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居民们争相抢答,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分类技巧。“我答对了3道题,领到了环保袋.”小学生王同学兴奋地说,“原来分类这么简单,回家我要教爷爷奶奶。”
文艺演出之外,活动现场的互动游戏区和旧物回收区同样人气爆棚。在“垃圾分类飞行棋”“知识转盘”等游戏中,居民们通过比拼分类速度与准确率赢取小礼品;旧物置换区则摆满了居民带来的闲置物品。这些物品经统一回收后,将由专业机构进行资源化处理。“以前这些旧物只能堆在楼道,现在既能换生活用品,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居民刘阿姨边整理旧衣物边感慨。
活动结束后,花园路街道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宣传队,携带垃圾分类海报、倡议书及分类垃圾桶、垃圾袋等物品入户走访。“厨余垃圾要破袋投放,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分类标准,并针对居民提出的疑问逐一解答。家住晴冬园社区的王阿姨说:“以前觉得分类麻烦,今天听了讲解才明白它的重要性。以后我一定带头做好垃圾分类。”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回收织物类780公斤、金属物品150公斤、小旧家电20件、纸类150公斤。
花园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韩成凯表示:“我们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要靠制度的‘硬约束’,还需要文化的‘软引导’。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宣传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成为一种社区新风尚,一种引领潮流的生活方式,让居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增强垃圾分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