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奶奶讲的光合作用及智能植物工厂,让我对新学年的生物课充满期待与好奇……”家住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新科祥园社区的初二学生吴国豪在日记中写道。他日记里的“匡奶奶”,正是9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匡廷云。

近日,中关村街道新科祥园社区以“科学之家成长营”为平台,组织社区青少年及家长走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秘之旅。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也增强了社区家庭的凝聚力。活动中,匡廷云院士来到现场,为大家带来题为《智能植物工厂》的科普讲座。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她从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娓娓道来,生动介绍了我国在光配方理论与智能植物工厂领域从“跟跑”到领先世界的跨越式发展。讲座尾声,匡廷云院士将《美丽的观赏植物》一书赠予孩子们,并轻声寄语:“让它们陪你们长大,也陪你们争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

匡廷云院士是我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泰斗,坚守科研一线六十余载,曾三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85岁高龄时荣获国际光合作用杰出成就奖。晚年她依然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传播科学精神。她常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把科学的种子,种在孩子们最爱问‘为什么’的年纪。”

新科祥园社区党委书记楼文雯透露:“为了这次活动,匡院士提前半年就开始协调时间、设计路线、准备课件、修改PPT,这些准备工作花了她不少时间。”讲座当天,匡院士连续站立讲解40分钟,之后还耐心回答十多个提问,活动结束后,许多参与者仍意犹未尽,围在院士身旁探讨求教,久久不愿离去。

近年来,中关村街道持续推动“院士进社区”系列活动,积极构建科学家与居民“双向奔赴”的良性机制,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除科普讲座外,中关村街道还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同打造“中科院开放日”“院士进社区”“科创加速营”等品牌项目,邀请院士参与地区创新创业大赛、为企业提供咨询等,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关村特色的科普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