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关村数字音乐季之“潮声不息”2025中关村数字音乐夜主舞台火热开唱。本届数字音乐夜以“科技赋能文化,音乐点亮生活”为理念,聚焦海淀青年文化需求,通过2天主舞台+3天“沉浸音乐”生活节,打造集数字音乐、前沿潮流、硬核科技于一体的音乐盛宴。

活动期间,音乐现场沉浸体验、灵感市集创意涌现、机器人互动表演、光影艺术视觉盛宴、美术馆夜游等多元形式同步展开。“希望这些多元的内容,能够持续提升区域文化活力,助力海淀区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关村壹号运营公司北京实创亿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红表示。

主舞台高能不断科技与音乐跨界狂欢

本次“潮声不息”音乐舞台以“数智之潮·科创新声”“时代之潮·共融和声”“青春之潮·世界同声”三个篇章为脉络,集结阿肆、太一、温奕心、鞠起、胡纯等艺人,当《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前奏响起,一场关于青春记忆的集体共鸣悄然蔓延。由中关村壹号园区科技企业员工组成的后浪社区乐队以及联想游廊乐队、滴滴墨丘利乐队等海淀知名科技企业乐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演出团体热力开唱,现场灯光交织成璀璨星海,欢呼声此起彼伏。

“平时写代码,周末玩乐队,音乐是我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和热爱音乐的朋友们一起演出,特别有成就感!”参与演出的中关村壹号园区企业员工激动地分享自己的演出体验,“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周末打开方式。”

“为了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能够走上舞台,展示自我,在数字音乐夜开始前2个月,我们就面向海淀北区科技企业、高校及周边居民全面征集音乐爱好者,挖掘北区潜藏的音乐力量,通过7场中关村壹号夏日开放麦,筛选出优秀青年歌手、乐队以及萌娃合唱团直通数字音乐夜主舞台,为不同年龄层的音乐达人提供展示舞台,让音乐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中关村壹号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在音乐演出之外,舞台上还有众擎PM01机器人斧头舞、宇树科技U2炫技武术、松延动力N2英歌舞、清宝机器人献唱等酷炫表演,这些科技感十足的节目为音乐夜增添独特魅力,实现音乐与科技的完美跨界融合。

多元生活节轮换解锁更多趣味玩法

除了精彩的音乐舞台演出,丰富多元的“沉浸音乐”生活节也让活动现场变身为欢乐的海洋。这里汇集了超过40家市集摊位,覆盖科技、文创、美食、拍照打卡四大主题。

“爸爸,我要吃这个机器人摊的煎饼。”“这里可以打印不同图案的糖果,我想要哪吒的。”“朵朵,你不是在学围棋吗?快和这个机器人比一比。”在科技主题区,对弈机器人、煎饼机器人、3D打印糖果、AI随弹吉他等前沿科技产品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体验,近距离感受科技与日常结合的奇妙乐趣。

文创主题区汇聚非遗传承、创意手作、朋克首饰等特色产品,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碰撞。“我展位上的作品都是自己做的,能把自己的爱好传递给更多人,让我觉得非常开心。”一个手作摊位的摊主高兴地展示别致的手作耳环。

不远处的美食主题汇聚锅巴、烤梨、奶皮子酸奶等多种风味小吃,让观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味蕾也能得到满足。拍照区除了造型别致的立体看板,还有长相古灵精怪的巨大吉祥物,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拍照打卡,留下专属的精彩回忆。

光影与艺术联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活动期间,夜幕下的中关村壹号化身光影艺术殿堂。20栋楼宇组成的楼体灯光秀结合裸眼3D技术,将中关村的科创元素转化为流动的光影语言,呈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之美,与舞台演出同步联动,为观众打造出“视觉+听觉”双重沉浸的感官体验。“没想到科技音乐节还有这么安静又深刻的一面,孩子一边看灯光秀一边问我什么是裸眼3D,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科普课堂。”带着孩子的市民刘女士感慨道。

位于中关村壹号园区内的壹美美术馆,也在9月20日开启了夜游美术馆的活动。“现在我们正在举行‘词语和书写的边界:刘彦湖卢俊舟双个展’,展览集中呈现两位当代艺术家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前沿探索。”壹美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夜游美术馆期间,我们的开馆时间延长至21:00,并于19:30安排专业导览,带领观众在静谧光影中深入品读作品,了解展览背后蕴藏的书法与中华文脉的内在关联。”

作为海淀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载体,中关村数字音乐夜已形成成熟的“音乐+”模式,原创音乐周边、青年文创手作、科技潮玩等特色商品吸引青年群体驻足选购,不仅让海淀青年在潮音中感知城市活力与温度,提升青年归属感,更串联起“音乐+消费”“音乐+文化”“音乐+科技”的多元场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树立产城融合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