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送单最怕车没地方停,现在有了‘小甘哥驿站’,喝水、充电、歇脚都方便。”外卖骑手李昕澄高兴地说。近日,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建成了专属的“小甘哥驿站”,免费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一站式服务,让奔波在外的快递员和外卖骑手有了温馨的“歇脚点”。
近年来,甘家口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精心打造了小甘哥服务街区,以及四道口社区、潘庄社区两处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示范点,从阵地建设、服务保障到治理协同,全方位构建起具有温度和活力的“暖‘新’生态”圈,助力“小甘哥”真正融入“甘美家园”。
打造双向友好活力空间
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甘家口街道以阜北三街为核心,率先打造小甘哥服务街区,通过设置专属停车区、充电柜和休闲休息区,有效缓解了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停车难、充电难、歇脚难”等问题。随着服务需求升级,今年街区开展了新一轮“提质升级”,让这份温暖持续加码。
“今年我们升级了硬件设施,新增了‘小甘哥驿站’和专属补给柜,并把原本在街区内部的充电区域整体移到外部,方便‘小哥’随时使用。”甘家口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章介绍。驿站每日9点到17点30分开放,免费提供饮水、休息、阅读、充电和理发服务。街区内还设有与“甘美新观察”积分项目挂钩的平价取水区和专属贩卖柜,“‘小哥’参与社区治理发掘问题就能得积分,用积分就能兑换物资补给,让他们的付出有回报。”
除了实用的服务设施,街区的“文化氛围”也同步升级。两处连廊被改造为“小甘哥连廊”,装上透明顶棚、布置装饰展板,骑手休息时既能了解街道的服务项目,也能鼓励他们加入基层治理,还能扫码观看专属MV;同时,设计“小甘哥”LOGO,打造“小甘哥”街区打卡墙,并以“甘美能量+,等待新朋友”为主题进行暖“新”布置,设置小哥好人好事“光荣榜”,让街区不仅是服务阵地,更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精神港湾”。
此外,甘家口街道还发动街区20多家商户加入暖“新”队伍,为骑手提供专属优惠。“以前这里共享单车乱停,现在不仅停车有序了,吃饭、购物都有优惠,我们工作起来更顺心了!”李昕澄感慨道。从“混乱拥堵”到“整洁有序”,从“单一服务”到“多元保障”,小甘哥友好街区正释放着双向友好的社会效能。
以“小切口”做好“大服务”
“门难进、路难找、车难停、电难充、货难运”,曾是困扰四道口社区百余名外卖、快递骑手的“老大难”问题。2024年7月,四道口社区以“小切口,大服务”为思路,通过“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机制,整合资源、精准施策,成为海淀区第一家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
走进四道口社区,2处外卖专属停车区、6组智能快递柜、14组换电柜整齐排列。小区内清晰的指引标识,标注着通道、电梯、换电柜、医疗机构等点位的“骑手骑行地图”,让骑手配送效率大幅提升。在人车分流的小区里,社区还贴心提供爱心助力拉车,彻底解决了“最后一百米”送货难题。“以前在小区里找楼号得绕半天,现在有了骑行地图,每单至少能省5分钟!”外卖骑手张师傅说。
在提供友好设施的同时,服务保障也更显暖心。四道口社区联动11家商户建立“友好商户”,为骑手提供休息驿站、餐饮打折、维修优惠等服务;3个“红谊共建”两新党组织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更推出“守护新星”托管项目,为骑手子女提供专业托管服务。“以前忙起来没时间照顾孩子,现在有了托管服务,我们跑单时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快递骑手的话,道出了众多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四道口社区还探索出“治理友好”的新模式。依托“甘美新观察”项目,四道口社区招募“小甘哥”担任“移动探头”,通过“随手拍”反馈环境问题、安全隐患,社区接单处置后给予积分奖励。这种“共建共治”的模式,不仅让社区治理更高效,更让骑手从“服务对象”变成“治理参与者”。
数据显示,友好社区建成后,平均每单配送时长减少8分钟,新就业群体相关投诉大幅下降,实现了社区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
让新就业群体“融进来”“留下来”
潘庄社区常住人口近万人,每日有超百名快递、外卖骑手活跃于此。潘庄社区从组织保障、阵地建设、多元服务和共同参与等方面发力,打造有归属感的暖“新”家园。
“我们成立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座谈会、交流会,就是要摸清小哥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难题。”潘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毕秀艳介绍,社区不仅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阵地建设,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源,为服务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在党群服务中心内,精心打造的“小甘哥”驿站成为小哥的“避风港”——休息桌椅、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充电设备一应俱全,让骑手们“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驿站内的阅读角、活动室以及提供免费茶水、小零食的“爱心补给点”,更让奔波的小哥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潘庄社区还积极对接资源,组织反诈骗、应急救援等技能培训;开展手工艺制作、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提供节日慰问与暖心关怀;引导骑手参与环境整治、敬老陪伴等志愿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现在我们不仅是服务者,也是治理者!”快递员刘师傅说。社区搭建线上线下平台,鼓励骑手通过微信群、社区论坛反馈问题,社区快速响应;线下实施“助力社会服务项目”,骑手在跑单之余,为孤寡老人提供送菜、陪医等服务。通过“最美新就业群体”评选,激发更多人参与治理的热情。
如今,潘庄社区的新就业群体不仅“融进来”,更“留下来”,成为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从街区到社区,从硬件升级到服务创新,甘家口街道以三大示范点为牵引,持续探索新就业群体服务新模式。“未来我们将依托友好街区和暖心驿站,动员更多资源参与,打造双向友好的活力空间,让‘小甘哥’在甘家口拥有归属感、幸福感和价值感。”陈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