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尘封的历史,因一部热播剧《沉默的荣耀》被唤醒。一种沉默的牺牲,因后人的深情讲述而绽放出夺目光芒。10月29日晚,“荣耀不再沉默忠诚永不褪色——英烈后代讲述东海情报小组的故事”活动在位于海淀区的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隐蔽战线英雄,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的故事,在后人们口中娓娓道来。

  信仰如磐 忠诚至死不渝

  庄严的会场内,师生们肃穆而坐。首都高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师生宣讲团宣讲员冉宇轩深情讲述了吴石将军的故事。

  吴石曾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选择了站在人民一边。1949年,他毅然赴台。面对友人的劝阻,他说:“我为人民做的工作还太少,现在还有机会,个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台期间,他与战友们获取了大量重要军事情报,为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0年,因叛徒出卖,吴石被捕。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就义前,他从容吟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

  紧接着,陈宝仓烈士的外孙女李敏女士讲述了外祖父的故事。这位原国民党中将,见证过抗战胜利的荣耀,却在解放前夕选择赴台。“他心里十分明白,这一去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依然肩负起深入虎穴的艰巨任务。”李敏说。在台期间,陈宝仓利用职务之便,亲笔整理、抄写了大量军事情报。就义前,他镇定地写下遗书,从容赴死。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颁发了0009号《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授予陈宝仓“革命烈士”称号。

  聂曦烈士的故事,则由他的侄孙女黄怡然女士讲述。作为吴石的副官,他年轻有为,牺牲时年仅33岁。黄怡然分享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聂曦对吴石说:“老师,如果您不同意我一起跟您去台湾,我就算游泳,也要游过台湾海峡去找您。”这位热血青年,在传递情报、营救战友等工作中机智果敢。就义时,他昂首挺胸,嘴角甚至带着一丝微笑,英武形象令人震撼。

  最后,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女士,引领大家探寻了英雄的成长轨迹。朱枫出身浙江镇海富商之家,是名副其实的“朱家四小姐”,却一步步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找到了共产主义信仰。她三次更名,从“朱贻荫”到追求光明的“朱谌之”,再到象征一片丹心的“朱枫”,最终在绝笔信中署名充满豪气的“威凤”,名字的变迁见证了她思想的升华与信仰的坚定。她倾其所有捐助革命,并以超凡的商业智慧为党筹措经费,用于掩护身份的食品店、商行,她都经营得风生水起,成为党的隐蔽战线斗争中的杰出代表。1950年,在完成任务即将归家团聚前夕,因叛徒出卖被捕。狱中,她承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就义时,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血脉相承 精神薪火相传

  分享会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绕信仰的力量、隐蔽战线工作的现实意义等话题,与英烈后代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位同学向黄怡然提问:“您是在什么时候,才真正知晓了聂曦爷爷所做的伟大事业?”黄怡然回答,直到高中,她才从长辈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她坦言,作为烈士后代,他们的身份长期不为人知,甚至因随祖母而受到质疑。“我们骨血里流淌的是他们的精神,我们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后人。”这番话语,道出了后代们对先辈精神的致敬。

  朱容瑢在分享中,则展现了英雄作为普通人的温情一面。她展示了朱枫赴台前与丈夫朱晓光的家书。信中,朱枫思念儿女,牵挂丈夫身体,回忆往昔温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团圆的渴望。然而,当组织任务下达时,她在信中写道:“这时候,个人的事情暂勿放在心上,更重要的应先去做。”朱容瑢说:“这‘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家的事,是让更多的同胞能够回家,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团圆。”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抉择,令在场师生动容。

  李敏分享了外祖父陈宝仓作为“抗日儒将”的另一面。在她的家族记忆里,陈宝仓是一位温和、沉稳、乐观、正直的长辈。“他虽然是国民党军官,但在他的军队里可以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组织垦荒生产,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这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信仰与高尚的人格相生相成。

  黄怡然还带来了一段特别的视频。演员魏晨(在《沉默的荣耀》中饰演聂曦)她之托,向国关学子寄语:“如今的战场,更多的是没有硝烟的,更趋向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在改变,但是我们对于和平的信念不变。”这连接了历史与现实,也寓意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虽未能亲临,吴石烈士的孙女吴红以另一种方式“到场”。荧幕上,吴红、朱容瑢、李敏、黄怡然——四位英烈后人,一起向先烈致敬。这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使命的接续,先辈的星火,已作新一代手中的熊熊烈焰。

  青春接力 续写忠诚篇章

  这场精神洗礼,也在国关学子心中点燃了不灭的火焰。

  “四位烈士的事迹,让我深刻理解什么是‘国之大者’。”国际关系专业研一学生谭俊驰道出了众多学子的心声,“作为国关学子,我们未来的舞台可能就在国际交锋的前沿,先辈们的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坐标和力量源泉。”在隐蔽战线英雄的故事里,年轻一代读懂了何为许党报国的担当,何为向死而生的坚守。

  “让英雄的后人走进校园,史料中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知,这种教育形式直抵人心。”国际关系学院宣教处老师任新雨说,“我们希望青年学子能够从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据悉,本次分享会是国际关系学院“忠诚教育”系列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所传承着红色基因的院校,始终致力于通过沉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学子们的理想信念之基,锻造在新时代扛起忠诚旗帜、捍卫国家利益的栋梁之才

  荣耀不再沉默,它正通过后人的讲述、青年的传承,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这光芒,照亮来路,也指引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