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正式公布首批8家“零排放绿色车队”入选企业,覆盖搬家、商超、环卫、客运、市政园林、渣土运输及院校共7类行业、8家单位,共拥有新能源车1109辆。此举标志着海淀区在推动绿色交通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据介绍,“零排放绿色车队”指通过使用新能源车辆替代传统燃油车辆,实现运输过程零碳排放的货运车队。在评选过程中,海淀区严格执行规范程序。相关部门综合考量了企业所在行业领域、新能源车比例、管理水平、安全生产状况、有无重大违法记录等多个指标,经过企业自主申报、部门联合审核等环节,最终确定首批入选的8家单位,它们分别是北京金马纪元搬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迁喜搬家有限公司、幸福荣耀(北京)超市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水木通达运输有限公司、北京市新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海绿运运输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建立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据介绍,绿色车队的创建是一项需要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区生态环境局先后深入商超、客运、货运等行业重点用车单位,多次开展座谈交流,面对面倾听企业在车辆更新、运营成本、充电设施建设、运维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与建议。
“我们了解到,企业在新能源车置换过程中主要面临换车成本较高、充电设施不足、担忧运营效率不高三大难题。”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玉国介绍道,针对这些痛点难点,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在工作机制上,建立“部门联动、政策引导、精准帮扶”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交通委海淀运管分局、区商务局等部门,以辖区用车大户台账为核心,对重点行业、国有企业老旧柴油车淘汰更新计划展开全面深入摸排,以此全力深挖减排潜力。并建立“一企一策”档案,将其纳入重点项目推进库,逐月跟踪淘汰进度,同步加速车辆置换办理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在帮扶措施方面,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建立沟通协调工作群,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与淘汰更新帮扶服务。
“我们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新能源车使用比例。”胡玉国表示,“除了直接购置外,我们还推广了租赁等创新模式,降低企业初始投入成本。”
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环境双赢
“三年前,我们便开始逐步替换新能源货车,如今货车新能源化率已超99%。在企业整体运营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良好的环保形象也为我们赢得了更多客户青睐。”北京金马纪元搬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全国首家氢燃料电池客车运营企业,北京水木通达运输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具有代表性。“我们在政府支持下加大了氢能加气站建设投入,借助远程终端等科技手段优化运营模式。”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不仅自主运营,还能与其他运输企业展开合作,同时积极参与《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编制,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
其他入选企业也同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北京海绿运运输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市首家国有企业绿色运输车队公司,建设了6台大功率充电桩,实现车辆即充即走,保障了新能源运输车高效可持续运行;北京市新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园林工程领域车辆新能源化的先行者,重点突破了洒水、喷药等特种作业车辆的新能源替代难题,借助智能化平台提升了绿色车队的运营效率,为园林绿化领域的碳减排提供了关键实践案例;北京市海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坚持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并行,配套建设1块新能源车充电场地,16个充电桩,实现降碳增效提升;清华大学早在2015年即引进22辆纯电动中巴车,累计减少了约530吨二氧化碳排放,为绿色学校创建和碳中和示范作出显著贡献;幸福荣耀(北京)超市有限公司提前淘汰全部国五以下柴油货运车辆并更换为新能源车辆,利用新能源车昼运通行证优势,持续加大绿色运输频率;北京迁喜搬家有限公司结合搬家行业“高频短途、多点作业”的场景特点,批量投用185辆新能源货运车辆,新能源车占比达93.4%。
厚植“含绿量”塑造新样本
当前,移动源污染已成为区域大气污染的首要来源。数据显示,移动源对北京市PM2.5的影响占比达50%,其中货运车辆、大中型客车的污染排放占比较大。同时,机动车运行产生的噪音污染也长期受到群众关注。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海淀区率先破题。2025年1至9月统计数据显示,海淀区注册登记的货车和大中型客车中,新能源车上牌比例达到约32%,超出预期目标。零排放绿色车队创建,是海淀区践行“0.1微克”精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行动,更是推动区域实现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发展,增强绿色发展动能的重要举措,为区域持续提升移动源领域“含绿量”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这次评选出的8家企业只是第一批。”胡玉国表示,“我们通过前期摸排发现,海淀区内仍有不少具备潜力的企业有待进一步挖掘培育。比如一些大型商超的物流配送车队、电商平台的末端配送车队等,都是我们今后重点关注的对象。”
下一步,海淀区将围绕北京市“两新一旧一油一路一云”的移动源治理思路,持续扩大绿色车队规模,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引导更多用车单位加入新能源替代行列,系统性降低区域移动源污染排放,为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海淀注入持续绿色动力。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