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内人头攒动、笑语盈盈,海淀区甘家口街道“甘美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此举办。活动汇聚多家科技企业与非遗传承人,将AI展示、智弈对决、非遗体验、文艺演出等多元形式融为一体,为辖区居民献上了一场“传统与现代共生、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作为甘家口街道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品牌,此次“甘美文化节”打破了单一活动模式,将文艺演出、科技市集、非遗体验有机串联。舞台上,专业演员与居民志愿者同台献艺;广场中,机械臂挥毫与非遗手作相映成趣,让“健康行、学海行、科荟行、文汇行、印记行”五大板块的特色内涵得到生动诠释。
文艺演出现场堪称“全民舞台”,辖区文艺志愿者与专业表演者轮番登场,让舞台充满生活气息与专业质感。男女合唱、口琴独奏、快板、诗朗诵,更有杂技、魔术、川剧变脸等表演,每一个节目都引得台下掌声雷动、手机快门声不断。“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我们都觉得特别开心。”刚看完川剧变脸的王大爷难掩兴奋,他身旁的居民李阿姨也连连点头:“有歌舞、有器乐,还有这么多新鲜产品,生活在甘家口太幸福了。”
与舞台的热烈气氛相呼应,科技市集里的“智慧对决”同样吸睛。机器人书法展位前围满了驻足的居民,只见机械臂稳稳握住毛笔,蘸墨、起笔、收锋一气呵成,“甘美金秋”四个楷书大字刚劲有力,让围观的小朋友惊呼“机器人比我写得还好”。不远处的人机棋艺对战区,退休教师张叔叔正与AI机器人“博弈”,“我平时爱下象棋,今天跟机器比试,输了也开心,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即时照片打印区前,年轻人排起了长队,大家通过AI特效“重返18岁”,片刻间就能拿到带着复古滤镜的实体照片,把这份文化节记忆珍藏起来。
科技的灵动之外,非遗的厚重为活动增添了别样韵味。市集另一端的非遗传习体验区,葫芦烙画传承人正用烙铁在葫芦上勾勒山水,漆扇摊位前的彩漆流光溢彩,篆香体验区里香气氤氲,剪纸艺人的剪刀在彩纸上翻飞,瞬间剪出寓意吉祥的图案。居民们纷纷动手参与,小朋友跟着传承人学剪窗花,老人们则在篆香桌前静心调配香料,在一静一动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的工作人员也带着特色展位来到现场,展台上的海洋标本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我们带来了海洋生物的标本,给居民讲解海洋科普知识,还准备了‘海洋护照’,小朋友们可以打卡盖章,希望能激发大家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我们就是要让文化有温度、科技接地气,让不同年龄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甘家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节目编排到市集设置,都充分征求了居民意见,比如针对中老年群体增加非遗体验,为青少年设计AI互动项目,真正让活动贴近群众需求。
文艺演出沉淀社区文化“厚度”,科技市集拓展认知“广度”,非遗体验挖掘审美“深度”。这场“传统+未来”的文化盛宴,正是甘家口街道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精准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