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协同推进的时代命题下,平谷区生态环境局以 “治理 +” 新模式破题攻坚,构建生态环境领域涉企执法规范化治理体系。多维联动、精准发力,实现执法监管华丽转身,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一、治理+稽查监督,筑牢公正文明执法根基
执法公正,是守护生态环境的底线。区生态环境局制定《平谷区生态环境局2025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二十大以来信访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巡视巡察等涉及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全面筛查,建立突出问题整改措施台账,逐项复核、验收销号,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地生根,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二、治理+科技赋能,全面提升执法质效
科技是执法的“最强大脑”!区生态环境局借助在线监测、热点网格等前沿技术手段,持续开展非现场执法。就像给执法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足不出户也能精准锁定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已对364家次企业进行非现场执法检查,发现问题17个,均已完成整改。以科技之力,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实现执法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三、治理+齐抓共管,构建环境安全新格局
独木难成林,合力护青山。区生态环境局与区应急局携手,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等5类环保设备设施安全联合执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指导企业梳理设备、建立台账,严格把控建设项目环保和安全“三同时”,推动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18家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生产与产排污环节隐患全面排查,发现4个隐患问题并督促限期整改。深化部门协作,整合执法资源,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一次进门、全面体检”,避免重复检查给企业带来的负担,既提升执法效率,又为企业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筑牢双重防线,让安全发展理念在平谷落地生根。
平谷区“治理+”模式,成功推动执法监管从“刚性约束”向“服务引导”、从“单一监管”向“协同治理”、从“执法者”向“普法者、守护者”转变。未来,这一模式将持续发力,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守护平谷绿水青山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