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区上下同力协契、务实笃行,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中之重,深挖潜力、纵深推进,“0.1微克”精抓细抠,PM2.5平均浓度28.9微克/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最优,同比改善15%,优良天147天,占比超八成,重污染天持续保持动态清零,空气质量持续向好,高大尚平谷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一是统筹调度系统精准,责任落实和压力传导双到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持续高位统筹,专题调度调研,密集指示批示;围绕周情概报、专项专报、执法简报、暗查明报、整改必报“五报”,区政府常务会每周开展“分管区长通报+区长点评”,最大化发挥通报点评作用;同时,进一步深化“日督查、周点评、月通报”、提醒、约谈等工作机制,“倒逼”街乡镇和部门落实治理责任。此外,针对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专项调度和每月复盘,深入开展“一拓三”帮扶督导,针对点评周期内PM2.5平均浓度排名后三的街乡镇实行处级领导包片包干、业务指导+监察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帮扶指导,推动问题查的深、症结找的准、措施定得实,进一步传达压力、压实责任。
二是“五尘”共治纵深推进,空气质量和城乡环境双提升。结合“狠抓疏整促、喜迎桃花节”专项行动,聚力“五尘”共治,全面开展扬尘治理百日攻坚。一是开展联合督导。针对高值道路、施工工地、洗轮机规范使用、建筑垃圾场站、扬尘执法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增强震慑力与穿透力。二是加密走航监测。锚定指标数据和提质增效,区级道路尘负荷走航由每周一测加密至每周两测,实现以数促改、以数促治。三是实施“一路一策”。针对差等级道路实施“一路一策”,综合采取修缮、冲洗、施工工地源头严控等措施降低道路尘负荷。四是每日跟踪问效。坚持问题导向,每日巡、专人盯,推动立行立改、常态长效,累计整改扬尘类问题2586个次,圆满完成道路尘负荷任务指标。截至5月,降尘量2.6吨/平方公里·月,排名全市第一。
三是车、企创绿提档加速,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双发力。一是政策引领。研究制定重污染绩效提级补贴、创建绿色汽修企业资金奖励等方案政策,通过政策引领,实施奖励激励,引导企业创绿升级。二是逐一对接。对标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逐个走访摸排、宣贯引导,会同环保专家对具备升级条件的企业开展实地指导,帮扶企业尽快绩效提级。三是提速推进。截至目前,通过重污染绩效提级、一厂一策、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升级绿色企业14家,27家企业有序推进中;7家锅炉使用单位环保绩效提B;6家餐饮企业完成治理提升;更新电动叉车19台、电动铲车4台,新增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比率持续100%;马坊物流园区清洁化改造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