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加速渗透生活的夏天,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千人百村”通信工程暑期实践小队带着专业知识与热忱,走进平谷镇东鹿角村开展“人工智能那些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场兼具科普性与实用性的讲座,从移动通信小科普、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日常生活、AI 技术的危害之诈骗三个维度,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前沿科技的窗口,让技术知识真正“接地气”“入人心”。

移动通信小科普:

筑牢数字时代 “信息桥梁”

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用生动的比喻和现场演示揭开了移动通信的神秘面纱。他们从最早的“1G”讲到了“5G”,介绍了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让村民们了解了什么叫“万物皆可通信”。

人工智能大模型:

解锁日常生活 “科技密码”

实践团队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用“生活小帮手”“健康小顾问”“农事小参谋”“学习小老师”等贴近生活的案例,展示了技术如何从“高大上”的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场讲解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已经融入生活的实用工具。

AI 技术的危害之诈骗:

筑牢防范 “安全防线”

在普及技术红利的同时,实践团队更注重传递 “科技是把双刃剑” 的理性认知。针对近年来频发的AI诈骗案件,他们专门设置“AI技术的危害之诈骗” 警示环节,通过模拟“AI换脸冒充亲人借钱”“智能语音合成伪造领导指令” 等典型骗局,揭示了不法分子如何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的新套路。“大家一定要记住,凡是涉及转账汇款,务必多打一个电话核实!”同学们结合真实案例,总结出“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口诀。一位村民在听完后认真地说:“以前总觉得高科技诈骗离咱们很远,现在知道了,还是得提高警惕,多亏孩子们提醒!”

通过专业知识的通俗化解读“人工智能那些事”,北工大信息学院实践团队不仅让乡村居民了解了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搭建起了一座连接高校与乡村的 “科技桥梁”,更是“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耕乡村、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